[实用新型]一种能降低压力脉动的旋流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8054.1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6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友;程绪彪;何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长江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压力 脉动 旋流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泵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降低压力脉动的旋流泵。
背景技术
旋流泵亦称无堵塞泵,因其内部流体存在旋转的旋涡运动而得名,与其他离心泵相比,旋流泵具有以下特点:无堵塞性能好,但是对输送的物料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其叶片为直叶片,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但是旋流泵使用过程中,泵转动的叶轮与静止的泵壳相互作用会造成流场周期性的压力脉动,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降低压力脉动的旋流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降低压力脉动的旋流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内侧放置有叶轮,且叶轮与传动轴键销连接,并且传动轴通过轴承和密封圈与泵壳相连接,泵壳远离传动轴的一端开设有水泵进口,且泵壳上开设有第一出口,第一出口与第一连接管焊接连接,且第一连接管上焊接有止回结构,并且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一出口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焊接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出口。
所述止回结构包括壳体、下开口、上开口、支架和滑块,其中壳体的上下两端与第一连接管焊接连接,且壳体的上端开设有上开口,并且壳体的下端开设有下开口,并且壳体内壁的底端焊接有支架,支架套接在滑块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泵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口,且第一出口的数量为2个-8个,并且第一出口平均分布在泵壳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下开口的直径小于滑块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环形支架,且支架的上端焊接有档杆。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材质为橡胶、铝、铁或者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高度大于滑块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使用时,水流在叶轮的作用下,高速旋转,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转动过程中,水流会通过第一出口流入第一连接管,再经过第二连接管汇流后流入第二出口,泵壳外侧设有多个第一出口,使得水流能够较容易的流出泵壳,有效的降低压力脉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止回结构,止回结构可以使水流单向流动,防止第一连接管中的水回流到泵壳内部,造成能量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降低压力脉动的旋流泵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降低压力脉动的旋流泵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降低压力脉动的旋流泵的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壳、2叶轮、3传动轴、4水泵进口、5第一出口、6第一连接管、7止回结构、8第二连接管、9第二出口、71壳体、72下开口、73上开口、74支架、7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能降低压力脉动的旋流泵,包括泵壳1,泵壳1的内侧放置有叶轮2,且叶轮2与传动轴3键销连接,并且传动轴3通过轴承和密封圈与泵壳1相连接,泵壳1远离传动轴3的一端开设有水泵进口4,且泵壳1上开设有第一出口5,第一出口5与第一连接管6焊接连接,且第一连接管6上焊接有止回结构7,并且第一连接管6远离第一出口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8焊接连接,第二连接管8的一端设有第二出口9,止回结构7包括壳体71、下开口72、上开口73、支架74和滑块75,其中壳体71的上下两端与第一连接管6焊接连接,且壳体71的上端开设有上开口73,并且壳体71的下端开设有下开口74,并且壳体71内壁的底端焊接有支架74,支架74套接在滑块75的外侧,泵壳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口5,且第一出口5的数量为2个-8个,并且第一出口5平均分布在泵壳1的外侧,下开口72的直径小于滑块75的直径,支架74为环形支架,且支架74的上端焊接有档杆,滑块75的材质为橡胶、铝、铁或者不锈钢,支架74的高度大于滑块75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装置使用时,水流在叶轮2的作用下,高速旋转,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转动过程中,水流会通过第一出口5流入第一连接管6,再经过第二连接管8汇流后流入第二出口9,泵壳1外侧设有多个第一出口5,提高水流流出壳体1的频率,使得水流能够较容易的流出泵壳,有效的降低压力脉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一连接管6上安装有止回结构7,止回结构7可以使水流单向流动,防止第一连接管6中的水通过其它管道回流到泵壳1内部,造成能量的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长江泵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长江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8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