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激光机的红光预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0937.6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4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利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铭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3 | 分类号: | B23K26/03;B23K26/36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光孔 圆柱座 安装孔 预览装置 合束镜 红光 壳体 红光指示器 激光机 支架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高 一体成型 占用空间 装置结构 密闭 侧壁 底端 合束 竖直 紧凑 精密 激光 穿过 传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机的红光预览装置,包括:红光指示器、合束镜、支架、壳体;支架包括圆柱座和顶板,圆柱座的顶端与顶板固定连接,圆柱座的底端为斜面,圆柱座与顶板一体成型,顶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红光指示器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底部设有第一通光孔;合束镜固定连接于斜面上,圆柱座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光孔,第二通光孔穿过斜面的中心,第一通光孔与第二通光孔连通;壳体的水平方向上设有第三通光孔,壳体的竖直方向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三通光孔连通。该红光预览装置,不需调节合束镜的角度,直接合束,工作效率高;该装置结构稳定、精密、紧凑,占用空间小,激光在密闭的通道内传播,受到灰尘的干扰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机的红光预览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机打标的基本原理是,由激光发生器生成高能量的连续激光光束,聚焦后的激光作用于承印材料,使表面材料瞬间熔融,甚至气化,通过控制激光在材料表面的路径,从而形成需要的图文标记。
激光打标机采用扫描法打标,即将激光束入射到两反射镜上,利用计算机控制扫描电机搜索带动反射镜分别沿X、Y轴转动,激光束聚焦后落到被标记的工件上,从而形成了激光标记的痕迹。并通过控制激光束的有效位移,精确地灼刻出精致的图案或文字。
为确定激光投射的具体位置,常需要在激光打标机上设置红光预览装置,红光预览通过合束镜将红光与激光合并成一束合束光,通过识别红光的位置来确认激光的具体位置。其中,合束镜的角度与红光、激光的方向需要经过调节后,才能合并成一束理想的合束光,使得红光与激光同轴,其追踪的位置才更准确。
中国专利200820146439.5公开了红光预览合束镜调节架,其包括合束镜调节架,合束镜片以及准直光源,所述的合束镜片固定在合束镜调节架上,该红光预览合束镜调节架进一步包括红光笔绝缘定位壳,红光笔定位套以及定位卡环,激光准直光源被红光绝缘定位壳夹持,定位卡环设置在红光笔绝缘定位壳的端部,红光笔定位套紧密固持定位卡环。
该装置通过调节保证激光准直源与红光定位套的上端安装面垂直,确保红光入射位置及激光准直源与合束镜片的夹角,但其装置经过多次调节后容易造成各部件的松动,即使调节准确后,激光机的使用过程中的移动都会导致其夹角变动,导致预览不准确。
中国专利201120552136.5公开了一种红光预览装置,其包括合束镜座、安装定位于合束镜座内的合束镜架、固定于合束镜架的合束镜片、安装于合束镜座内的调节板及组装于调节板的准直光源,所述调节板设置有用以使所述准直光源沿预定的第一方向投射光束到所述合束镜片上的调节机构。合束镜片固定于合束镜架,合束镜架安装定位于合束镜座。调节板安装于合束镜座,准直光源组装于调节板,调节板设置有用以使所述准直光源沿预订的第一方向投射光束到合束镜片上的调节机构。该方式通过调节准直光源,减少调节误差达到较好的红光预览效果,但是,激光机内发射激光光源的激光器通常固定于壳体内,且红光预览装置也固定,在该种情况下,难以适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用于激光机的红光预览装置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机的红光预览装置,其装置简单,合束镜角度不需要调节,操作方便,收到的灰尘干扰少,合束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机的红光预览装置,其包括:红光指示器、合束镜、支架、壳体;
支架包括圆柱座和顶板,圆柱座的顶端与顶板固定连接,圆柱座的底端为斜面,圆柱座与顶板一体成型,顶板中心向圆柱座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孔;
红光指示器设置于第一安装孔内,第一安装孔底部设有第一通光孔;
合束镜固定连接于斜面上,圆柱座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光孔,第二通光孔穿过斜面的中心,第一通光孔与第二通光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铭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铭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0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摩擦焊电主轴
- 下一篇:一种CCD定位检测激光焊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