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住宅区雨水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5139.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9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肖同亮;盛嘉诚;王成;高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4D13/00;C02F9/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王伟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植物 排水通道 雨水 挂式 海绵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循环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 城市住宅区 屋顶 雨水输送 灌溉用水 储水罐 墙板 墙体 储存 市政排水系统 应用系统 雨水过滤 抽水泵 储水量 集水箱 住宅 可用 过滤 水资源 灌溉 节约 缓解 运输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住宅区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雨水输送系统和预挂式绿色植物墙板。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通过屋顶自身的排水通道再由抽水泵作用,将雨水过滤后集中储存在屋顶储水罐中,再由雨水输送系统在需要时通过第一排水通道输送给预挂式绿色植物墙板做灌溉用,而当屋顶储水罐水量超过最大储水量时,可通过第二排水通道排到楼下集水箱,做其它用途。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先建成的基于墙体的海绵城市应用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储存,再运输到墙体作预挂式绿色植物灌溉用水,当水量充足时,收集的雨水可输送到一楼作灌溉用水,不仅节约水资源还缓解了市政排水系统压力。可用于新建住宅,或既有住宅的改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住宅区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循环,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目前,现有自然降水一般是排入下水管道,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大量雨水排入下水管道后会增加城市整体的排水压力,若遇到低洼处形成积水会引发洪涝;其二,雨水排入下水管道后变成污水,不仅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作量,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住宅区雨水循环利用系统,能够将小区屋顶的雨水经简单过滤后储存,需要时作为预挂式绿色植物墙板灌溉用水,还可作一楼花木灌溉用水,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缓解了居住小区的排水系统及市政管网的压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绵城市住宅区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雨水输送系统和预挂式绿色植物墙板;所述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通过屋顶本身的排水系统再由抽水机作用,将雨水经过五层过滤装置过滤后,集中储存在屋顶储水罐中,需要时可由雨水输送系统将屋顶储水罐中的雨水在需要时通过第一排水通道输送给预挂式绿色植物墙板,当屋顶储水罐水量饱和时,可通过第二排水通道排到楼下,做其它用途。
所述雨水收集、过滤储存系统由抽水机、过滤装置、屋顶储水罐、泄水阀组成,所述屋顶储水罐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依次由活性炭吸附层、渗透膜层、高密度棉质滤网层、活性炭吸附层和钢制过滤网组成。所述抽水机将雨水吸入屋顶储水罐中,储水罐内有平行放置的五层过滤蹭,屋顶储水罐顶部连接有管道,外部有泄水阀连通至雨水输送系统,再输送至预挂式绿色植物墙板。
所述预挂式绿色植物墙板由单块绿色植物墙板连接组成。
所述雨水输送系统由墙体外挂式输水管组成,包括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其中第一排水通道与泄水阀和预挂式绿色植物墙板连通,第二排水通道通至楼下。每块绿色植物墙板同时有两条输水管通过,且输水管上均布小孔,利于雨水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异效果是:通过回收储存住宅区楼面的雨水、经简单过滤后,将其直接用于预挂式绿色植物墙板的灌溉,也可用于地面植被的灌溉,进一步利用了水资源,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安装维护方便,节能环保等优点,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简示图;
图3是雨水输送系统第一排水通道平面图;
图4是雨水输送系统第二排水通道平面图;
图5是所述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5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雨水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制冷式空气制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