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段码屏和彩色液晶屏组合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5482.7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3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陈润明 |
地址: | 152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液晶屏 汽车仪表 导光罩 段码 本实用新型 组合显示装置 挡光罩 遮光筒 屏圈 色差 可拆卸安装 可拆卸设置 美观效果 视觉效果 透光 内凹槽 底壳 高端 遮光 覆盖 | ||
基于段码屏和彩色液晶屏组合显示装置,属于汽车仪表显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汽车仪表显示遮光处和透光处色差较大,显示的光氛围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挡光罩、遮光筒、屏圈、段码屏、彩色液晶屏、导光罩、PCB电路板和底壳,挡光罩和屏圈可拆卸设置在遮光筒上,所述的导光罩的中间位置设有内凹槽,彩色液晶屏可拆卸安装在内凹槽内,所述的段码屏的尺寸大于所述的彩色液晶屏的尺寸且覆盖在所述的彩色液晶屏外侧,PCB电路板固定安装在导光罩后侧,导光罩后侧固定安装有底壳。本实用新型视觉效果非常明显,使汽车仪表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实现用较少投入,就能增加汽车仪表的美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段码屏的汽车仪表显示装置,属于汽车仪表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段码液晶屏叫法起源于早期液晶显示屏开始应用之时,主要是替代LED数码管(由7个笔段组成,用于显示数字0~9),如计算器、钟表等,显示内容均为数字,也较简单。段码式液晶屏,或笔段式液晶屏,是液晶用户对某一类液晶显示屏的叫法,但在液晶行业内,小液晶屏开模、小尺寸液晶屏开模一般称为图案型液晶屏,以区别于点阵型液晶屏,故段码液晶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表述或分类。
汽车驾驶员通过汽车仪表盘上各种数据和指示灯的显示来了解汽车的行驶速度等情况和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以便正确行驶汽车,提高行车安全。现在的汽车仪表盘其文字部分、刻度线、各标识指示位置为透光区,其余区域通常采用喷涂遮光效果好的黑色涂料,在仪表盘后面放置发光器件,通电后将整个表盘照亮,其它部分不透光,由于遮光处和透光处色差较大,显示的光氛围效果不尽如人意,驾驶员长时间注视仪表盘,眼睛极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段码屏和彩色液晶屏组合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基于段码屏和彩色液晶屏组合显示装置包括挡光罩、遮光筒、屏圈、段码屏、彩色液晶屏、导光罩、PCB电路板和底壳,所述的挡光罩和屏圈可拆卸设置在遮光筒上,所述的导光罩的中间位置设有内凹槽,彩色液晶屏可拆卸安装在内凹槽内,所述的段码屏的尺寸大于所述的彩色液晶屏的尺寸且覆盖在所述的彩色液晶屏外侧,所述的PCB电路板固定安装在导光罩后侧,导光罩后侧固定安装有底壳。
优选的:所述的导光罩的两侧设置有背光源,所述的段码屏的两侧设置有左显示部和右显示部,段码屏的左显示部和右显示部覆盖在导光罩两侧的背光源上。
优选的:所述的段码屏下面还设置有丝印板,所述的丝印板的形状与段码屏的形状相适应,丝印板包括设置在两侧的左彩色显示部和右彩色显示部,丝印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透光部,所述的段码屏、丝印板和导光罩组合安装在一起,安装后的丝印板的左彩色显示部和右彩色显示部与所述导光罩的背光源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挡光罩具有裙围部,所述的裙围部的结构为中间向内凹陷,两侧向外凸起。
优选的:所述的挡光罩的后端设置有安装耳板,所述的遮光筒上设置有安装卡扣,挡光罩和遮光筒安装后通过安装耳板和安装卡扣卡紧。
优选的:所述的屏圈上安装有玻璃罩,玻璃罩嵌入安装到屏圈内。
优选的:所述的导光罩通过铁框和铁柱与屏圈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的彩色液晶屏显示行驶速度、行驶里程,段码屏在彩色液晶屏的两侧分别显示指示灯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采用彩色液晶屏和段码屏叠加组装,组合显示汽车各项指标及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5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