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6770.4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6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忠;郝秉清;王胜;王建明;靳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清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赵玉凤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雾器 除尘 喷淋层 耦合 旋流 喷雾增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 除雾装置 集液器 耦合器 半管 两级 烟气 出水口 脱除 增湿 粉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包括平板除雾器,平板除雾器上方设有两级旋流耦合除尘除雾器,两级旋流耦合除尘除雾器之间设有喷雾增湿装置,所述旋流耦合除尘除雾器包括喷淋层和耦合器,喷淋层的出水口朝向耦合器的入口,喷雾增湿装置包括喷淋层和半管集液器,喷淋层位于半管集液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能对烟气进行再度增湿,使烟气中的粉尘得到二次包裹和二次脱除的机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除雾装置,用于清洁烟气中的水雾、粉尘。
背景技术
现有管束式除雾器由于其离心工作原理在脱除烟气中水雾的同时,也能将水雾中包裹的粉尘颗粒脱除,从而达到除尘除雾双作用。目前这种技术在脱硫塔中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但现有管束式除雾器由于其单元结构的限制(整体单管结构),设置的水冲洗装置只能发挥防止积尘的作用,而没有加强除尘作用。而且为了保持系统水平衡,只能限制水量,更难以发挥水雾对烟气中粉尘颗粒的包裹作用。
现有管束式除尘器只是利用其自身工作原理,将经过喷淋洗涤的烟气进行除雾作业,在烟气中的水分被除雾器脱除后,并不能将烟气再度增湿,使烟气中残余的粉尘再次得到包裹和脱除,因而除尘作用受到原烟气中的含水量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除雾装置,能对烟气进行再度增湿,使烟气中的粉尘得到二次包裹和二次脱除的机会。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包括平板除雾器,平板除雾器上方设有两级旋流耦合除尘除雾器,两级旋流耦合除尘除雾器之间设有喷雾增湿装置,所述旋流耦合除尘除雾器包括喷淋层和耦合器,喷淋层的出水口朝向耦合器的入口,喷雾增湿装置包括喷淋层和半管集液器,喷淋层位于半管集液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除雾装置,所述耦合器包括支撑环板、设置于支撑环板上的多个旋流管,旋流管内设有与旋流管同轴的扇叶。
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除雾装置,所述半管集液器包括支撑环板、两根支撑方粱和多个半管,两根支撑方粱相平行的固定于支撑环板中央,半管的一端固定在支撑环板上,半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方粱上,半管为上端开口的半圆形管,两根支撑方粱之间设有用于收集废液的U形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除雾装置,所述喷淋层包括喷淋总管和喷淋支管,多个喷淋支管分支的连通在喷淋总管上,喷淋总管与喷淋液入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除雾装置,U形槽连接外部收集箱,外部收集箱与喷淋层的喷淋液入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除雾装置,第一级旋流耦合除尘除雾装置的喷淋层位于耦合器的下方,第二级旋流耦合除尘除雾装置的耦合器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喷淋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有两级旋流耦合除尘除雾器,两级旋流耦合除尘除雾器之间设有喷雾增湿装置,喷雾增湿装置能够对经过一次除尘除雾的烟气进行二次增湿,使烟气中的粉尘得到二级包裹,再使用二级旋流耦合除尘除雾器进行二级除尘除雾,提高除尘除雾的效率。同时使用半管集液器和外部收集箱建立除尘除雾装置的冲洗、增湿用水自循环系统,避免脱硫液中的可溶性盐对除尘效果的影响,也避免了对脱硫塔水平衡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流耦合除尘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半管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喷淋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清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清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67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材库用具备环境监控功能的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纺织车间棉尘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