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炼焦炉热量发电的炉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9494.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9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涛;赵芸;张慧青;张鲲鹏;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涛 |
主分类号: | C10B29/00 | 分类号: | C10B29/0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陈亚秋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焦炉 耐火砖墙 炉体结构 汽轮发电机 炉体 发电 水流管道 蒸汽出口 炉膛 云母 本实用新型 垂直布置 供水系统 炉体侧壁 炉体顶部 炉体内腔 热量散失 珍珠岩板 自动高压 入水口 并联 穿出 穿入 分隔 炉门 煤孔 内藏 围合 体内 电网 电站 节约 能源 改进 | ||
一种利用炼焦炉热量发电的炉体结构,该结构包括一由耐火砖墙围合而成的炉体、设置在炉体一侧的炉门和设置在炉体顶部的注煤孔,所述炉体侧壁与顶部均裹设有一层云母珍珠岩板,炉体内设置有多个耐火砖墙以将炉体内腔分隔为多个炉膛,每个耐火砖墙内藏设有垂直布置的水流管道,所述水流管道一端入水口均与设置在炉体一侧的自动高压供水系统连接,另一端均从耐火砖墙底部穿入后从耐火砖墙底部穿出形成蒸汽出口,该蒸汽出口与汽轮发电机连接,所述汽轮发电机经变电站并联入电网以完成发电。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炼焦炉的炉体结构,减少了炼焦炉的热量散失,同时对炼焦炉的热量加以利用以实现发电,节约并综合利用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焦炉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炼焦炉热量发电的炉体结构。
背景技术
从资料及实际生产现场设备看,我国焦化厂现用炼焦炉无论是引进国外的还是国内自己研发设计的,在炼焦生产中,炉周边10米内热浪灼人,热能跑漏损耗很大。查其主要原因是炉体内耐火砖烧热后,热能一部分经炉体传出,不能对这部分热量加以存储以及利用,从一方面造成了整体生产车间的温度攀升,对工人的工作环境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这部分热量巨大,均以热量散失,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改进炼焦炉的结构以将这部分热量加以利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炼焦炉热量发电的炉体结构,改进了炼焦炉的炉体结构,减少了炼焦炉的热量散失,同时对炼焦炉的热量加以利用以实现发电,节约并综合利用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炼焦炉热量发电的炉体结构,该结构包括一由耐火砖墙围合而成的炉体、设置在炉体一侧的炉门和设置在炉体顶部的注煤孔,所述炉体侧壁与顶部均裹设有一层云母珍珠岩板,炉体内设置有多个耐火砖墙以将炉体内腔分隔为多个炉膛,每个耐火砖墙内藏设有垂直布置的水流管道,所述水流管道一端入水口均与设置在炉体一侧的自动高压供水系统连接,另一端均从耐火砖墙底部穿入后从耐火砖墙顶部穿出汇聚形成蒸汽出口,水流由入水口流入耐火砖墙内后经炼焦炉加热形成蒸汽,并由蒸汽出口排出,该蒸汽出口通过高压蒸汽站与汽轮发电机连接,所述汽轮发电机经变电站并联入电网以完成发电。
作为优选的,所述炉体底部设置有多个氧气助燃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流管道位于耐火砖墙内的管体均垂直排布,并呈回转盘折状。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流管道位于耐火砖墙内的回转盘折管体为2-3排。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流管道为不锈钢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流管道底部蒸汽出口的管体上裹设有耐热保温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耐火砖墙的主原料为石墨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体结构,一方面,耐火砖墙并不能保温隔热,通过在炉体的外表裹设云母珍珠岩板实现了对炉体的保温隔热,从而减少了炼焦炉热量的散失,将热量锁在炉体内,另一方面,在耐火砖墙内部设置水流管道,通过水流作为能量转换的载体,将炼焦炉内的热量转化为水蒸气存储的水流管道内,流出后直接送入汽轮发电机中进行发电,进而经蒸汽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对炼焦炉内热量的综合高效利用,极大的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炉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炉体,2、耐火砖墙,3、炉门,4、注煤孔,5、云母珍珠岩板,6、水流管道,601、入水口,602、蒸汽出口,603、高压蒸汽站,7、自动高压供水系统,8、汽轮发电机,9、电网,10、氧气助燃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涛,未经张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9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撕胶带薄膜
- 下一篇:一种炼焦过程中防止粉尘及烟雾污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