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酱菜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9742.8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9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宝忠;李军;高志芳;初荣琪;俞海勋;吴占国;李霄;张占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保定槐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盐 菜坯 浸渍 水力输送 酱菜 浸渍罐 制备 预处理 工艺技术要求 本实用新型 无废水排放 多级脱盐 工艺操作 切制成型 食盐资源 卫生环境 装置实现 自动分离 酱腌菜 汁液 出罐 渍制 机械化 水资源 节约 移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酱菜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预处理脱盐/浸渍罐和多级脱盐/浸渍罐。该装置将切制成型的菜坯采用水力输送至脱盐浸渍罐内后,菜坯不再移动,脱盐、渍制两道工序在同一罐内完成,利用水的流动性完成工艺技术要求,成品菜利用水力输送的原理出罐,将汁液与菜自动分离。该装置实现了菜坯脱盐、浸渍工艺操作机械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卫生环境,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和食盐资源,实现了酱腌菜生产无废水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酱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酱腌菜生产方法,主要采取将蔬菜用食盐腌渍到食盐含量20%左右储存,使用时再将高盐度的蔬菜切制成不同形状的菜坯,用水将多余的食盐脱掉,将菜坯中的食盐降低到3%-5%,达到适宜人们口感的要求后,再加工成酱腌菜制品。
然而,环保、节水、高效的脱盐和酱渍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目前我国酱腌菜生产方法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一般每处理1吨菜坯需要淡水6吨左右,即产生6吨左右的盐水,如果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困难很大,又不能直接再利用,只能排放到周围的沟渠、洼地,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和食盐资源的严重浪费。
另外,在脱盐和浸渍生产工序过程中,菜坯需要输送、翻倒等操作,由于菜坯的物理特性及生产工艺的特点,操作非常不便,目前基本采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卫生条件难控制,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
基于上述问题的发现,发明人采用浓度、梯度循环脱盐方法,减少了淡水用量,即每生产1吨菜坯,使用1到1.2吨淡水脱盐,可节约4.8到5吨的淡水;提高了脱盐后排放的盐水中食盐的浓度,即脱盐后排放的盐水中食盐含量可以达到14%到15%,左右,该浓盐水经净化处理后,可以再次用于调味品生产或蔬菜盐渍生产,每吨菜坯可节约140kg到150kg的食盐;同时该脱盐方法生产时间短,约4个小时即可完成脱盐工序。
另外,发明人将切制成型的菜坯采用水力输送至脱盐浸渍罐内后,菜坯不再移动,脱盐、渍制两道工序在同一罐内完成,利用水的流动性完成工艺技术要求,成品菜利用水力输送的原理出罐,将汁液与菜自动分离。该方法实现了菜坯脱盐、浸渍工艺操作机械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卫生环境,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和食盐资源,实现了酱腌菜生产无废水排放。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酱菜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脱盐/浸渍罐和多级脱盐/浸渍罐,
所述预处理脱盐/浸渍罐和多级脱盐/浸渍罐包括:
罐体,
搅拌框,所述搅拌框设置在所述罐体内,
盐水/纯水进口,
调味汁进口,
菜坯进口,
所述盐水/纯水进口,调味汁进口以及菜坯进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四周或顶部,
筛板,
盐水/调味汁出口,以及
汁菜出口,
所述筛板、盐水/调味汁出口以及汁菜出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盐水/调味汁出口在所述筛板下方;
所述预处理脱盐/浸渍罐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保定槐茂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保定槐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9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