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制备不同形状和尺寸成型炭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0707.8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9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应梯;庄晓伟;潘炘;于海霞;王进;刘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0B11/02 | 分类号: | B30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腔体 成型设备 液压活塞 成型模 悬臂梁 液压机 安装固定架 液压机立柱 成型底板 设备底座 成型炭 方柱状 加料斗 模棒 制备 成型压力 模具形状 成型料 固定架 模具腔 油压机 模具 压制 | ||
一种可制备不同形状和尺寸成型炭的设备,该成型设备用油压机作为成型压力源,它由设备底座、成型底板、模具腔体、加料斗、成型模棒、模棒安装固定架、液压活塞、液压机悬臂梁和液压机立柱所组成。模具腔体固定在设备底座上,成型底板安装在模具腔体的下面,在模具腔体上安装加料斗,成型模棒安装在固定架上,模棒安装固定架安装在液压活塞上,液压活塞安装在液压机悬臂梁上,液压机悬臂梁安装在液压机立柱上;该成型设备有五个成型模棒和五个模具腔,每压制一次可制得五块成型料;该成型设备的模具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或方柱状,其尺寸大小可以改变,只要更换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模具,就可制得圆柱形或方柱状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颗粒。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粉状炭原料制成一定形状成型炭的设备,尤其是一种可制备不同形状和尺寸成型炭的设备。
二、背景技术
由于粉状可燃原料如炭粉、煤粉不易燃烧,需要将这些粉状燃料与粘合剂混合制成球形或圆柱状或方柱状颗粒后才能被用作锅炉燃料或用作生活的烧烤燃料。目前,成型方式有冲压式成型机、对辊成型机、螺旋挤压机和蜂窝煤成型机等多种,如申请号为201320239592.3的实用新型专利“成型煤的成型设备”,其模具的上模为锥角为3-6度的锥形体,如下模腔是圆柱形,势必造成锥形体与圆柱形的下模腔之间有间隙,物料会从此间隙挤出,降低成型压力,从而降低成型颗粒的强度,同时,该成型设备存在着只有一个成型模具,成型效率低,以及成型原料的添加只能靠人工加料,机械化程度较低等缺点。非常需要开发成型效率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成型设备。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可制备不同形状和尺寸成型炭的设备,该成型设备用油压机作为成型压力源,它由设备底座(1)、成型底板(2)、模具腔体(3)、加料斗(4)、成型模棒(5)、模棒安装固定架(6)、液压活塞(7)、液压机悬臂梁(8)和液压机立柱(9)所组成。模具腔体(3)固定在设备底座(1)上,成型底板(2)安装在模具腔体(3)的下面,在模具腔体(3)上安装加料斗(4),成型模棒(5)安装在固定架(6)上,模棒安装固定架(6)安装在液压活塞(7)上,液压活塞(7)安装在液压机悬臂梁(8)上,液压机悬臂梁(8)安装在液压机立柱(9)上。将与粘合剂混合均匀的待成型原料经螺旋输送机输送到加料斗(4)中后加到成型的模具腔(3)中,该成型设备有五个成型模棒和五个模具腔,每压制一次可制得五块成型料,成型效率较高。同时,该成型设备的模具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或方柱状,其尺寸大小可以改变,只要更换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模具,就可用该成型设备制得圆柱形或方柱状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颗粒。该成型设备的适用性较好,成型效率较高,成型速度较快。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制备不同形状和尺寸成型炭的设备结构示意图,(1)为设备底座;(2)为成型底板;(3)为模具腔体;(4)为加料斗;(5)为成型模棒;(6)为模棒安装固定架;(7)为液压活塞;(8)为液压机悬臂梁;(9)为液压机立柱。附图2为图1中A-A俯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制备不同形状和尺寸成型炭的设备操作方式:开启油压机将液压活塞(7)向上提升,用螺旋输送机将与粘合剂混合均匀的待成型原料输送到加料斗(4)中,进而加到模具腔(3)中,然后将液压活塞(7)下压,将模具腔(3)中的待成型原料挤压,当液压活塞(7)下压到适当位置,模具腔(3)中的料被压实时,稍提升一点活塞(7)解除压力,然后将成型底板(2)移开,再下压活塞(7),将模具腔(3)中被压成的块状料压出,这样就完成一次成型操作。将活塞(7)提升复原到料斗能加料的位置,重复上述的加料、下压成型、出料等成型过程,这样就可持续地进行将粉炭制备成型炭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07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制品液压机专用物料下沉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抓手压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