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D框板的固定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3427.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8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任春燕;徐磊;李志华;杜乐乐;龚琪;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升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龚存云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柱 滑座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固定工装 内支撑块 倾斜向上 上支撑座 上端 支撑臂 滑槽 铰接 框板 等边直角三角形 气缸活塞杆 十字形分布 顶部气缸 固定牢固 滑动装配 竖直连接 放置框 活塞杆 滑动 移位 侧边 伸入 下端 限位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CD框板的固定工装,包括用于放置框板的底座,底座中间竖直连接有一对导柱,两导柱上端连接有上支撑座,上支撑座顶部气缸活塞杆伸入两导柱之间,两导柱上滑动装配有滑座,气缸活塞杆下端固定在滑座上,底座上设有四道呈十字形分布的滑槽,每道滑槽中分别滑动并限位安装有等边直角三角形状的内支撑块,每个内支撑块顶部分别铰接有倾斜向上延伸的支撑臂,四个支撑臂上端分别倾斜向上铰接在滑座侧边。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牢固、不易移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框板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LCD框板的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LCD液晶显示屏中,前框板是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前框板进行固定,以方便钻孔等制作工序的进行。现有技术前框板的固定一般是采用夹具夹紧前框板侧边以实现固定,容易造成前框板侧边变形的问题,并且存在固定不牢靠、容易移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CD框板的固定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LCD框板采用侧边固定方式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LCD框板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框板的底座,底座中间竖直连接有一对导柱,两导柱上端之间连接有上支撑座,上支撑座顶部竖直安装有气缸,气缸活塞杆竖直向下穿过上支撑座伸入两导柱之间,两导柱上还滑动装配有滑座,气缸活塞杆下端固定在滑座上,底座上设有四道呈十字形分布的滑槽,四道滑槽构成的十字形中心位于气缸活塞杆中心轴线的延伸线上,每道滑槽中分别滑动并限位安装有等边直角三角形状的内支撑块,且内支撑块的斜边垂直于所在滑槽,每个内支撑块顶部分别铰接有倾斜向上延伸的支撑臂,四个支撑臂上端分别倾斜向上铰接在滑座侧边。
所述的一种LCD框板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为矩形导柱,所述滑座为矩形座,滑座中设有一对矩形通孔,滑座通过矩形通孔滑动安装在两导柱上。
所述的一种LCD框板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的侧边设有凹口,支撑臂上端分别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滑座侧边凹口中。
所述的一种LCD框板的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燕尾槽,或者T形槽。
本实用新型中,框板平放于底座上四个滑槽上,每个内支撑块分别对应框板的四个内直角,通过气缸带动滑座下移,由滑座通过支撑臂带动四个内支撑块分别在各自滑槽中滑动,且四个内支撑块为同步滑动,当内支撑块运动至到达框板内直角时,由四个内支撑块在框板内部支撑框板,并由气缸提供下压力使四个内支撑块锁死,从而可对框板起到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框板内部起到对框板的支撑固定作用,不仅不会造成框板的变形,而且通过在四角位置的支撑还能对框板起到整形作用,具有固定牢固、不易移位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结构进行说明,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图2所示,一种LCD框板的固定工装,包括用于放置框板1的底座2,底座2中间竖直连接有一对导柱3,两导柱3上端之间连接有上支撑座4,上支撑座4顶部竖直安装有气缸5,气缸5活塞杆竖直向下穿过上支撑座4伸入两导柱3之间,两导柱3上还滑动装配有滑座6,气缸5活塞杆下端固定在滑座6上,底座2上设有四道呈十字形分布的滑槽7,四道滑槽7构成的十字形中心位于气缸5活塞杆中心轴线的延伸线上,每道滑槽7中分别滑动并限位安装有等边直角三角形状的内支撑块8,且内支撑块8的斜边垂直于所在滑槽7,每个内支撑块8顶部分别铰接有倾斜向上延伸的支撑臂9,四个支撑臂9上端分别倾斜向上铰接在滑座6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升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通升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3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VVT零件加工的夹具
- 下一篇:电机壳端部打孔及攻丝组合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