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供应气体和胶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6110.4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2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冠峰;谢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冠翔电机有限公司;冠翔(香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3/02 | 分类号: | B29C73/02;B60S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林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料 出口组件 限位 气体供应装置 供应气体 胶料出口 切换组件 释放位置 锁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 压缩机组件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气体入口 脱离 伸入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供应气体和胶料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气体供应装置(1),其包括压缩机组件(18)、切换组件(20)以及限位和出口组件(24),切换组件(20)构造成能够在供应气体的第一位置与供应胶料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和胶料瓶(31),其包括能连接至切换组件(20)的气体入口(311)、以及能连接至限位和出口组件(24)的胶料出口(312);其中,限位和出口组件(24)构造成能够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限位和出口组件(24)的一部分伸入胶料出口(312)中以防止胶料瓶(31)脱离气体供应装置(1),在释放位置,限位和出口组件(24)与胶料出口(312)分离以允许胶料瓶(31)脱离气体供应装置(1)。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供应气体和胶料的装置,该装置尤其适合用于对汽车等机动车辆的轮胎进行充气、以及对破损的轮胎进行修补,能够方便地在这两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背景技术
在目前已知的既可用于轮胎修补又可用于轮胎充气的装置中,通常是在装置的外壳内设置一个胶水桶和一个空气压缩机,分别将胶水桶和空气压缩机连接至注胶管和充气管,并在注胶管和充气管的一端分别设置注胶嘴和充气嘴。当要对轮胎进行充气时,使用者直接将充气嘴组合于轮胎气嘴,再开启空气压缩机将高压空气充入轮胎内。当要修补破损的轮胎时,使用者必须先将注胶嘴组合于轮胎气嘴,开启空气压缩机将胶水桶内的适量胶料注入轮胎内;而后将注胶嘴卸下并改而将充气嘴组合于轮胎气嘴,再将高压空气充入轮胎内以产生适当的胎压;在将充气嘴卸下后,使车辆慢速行驶一段距离,让胶料在轮胎内壁面均匀地流动而填补在破裂的位置。此外,还提出了使压缩空气和胶料通过同一个通孔流出的整合供应装置(参见本发明人此前申请的CN 202753450U)。
在这些装置中,广泛地使采用硬质塑料瓶作为胶水桶。这种胶水桶需要分开存放,在使用时才取出来连接到空气压缩机,以用于修补轮胎。然而,胶水桶通常设置在装置的壳体内部,并且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到空气压缩机等构件。因此,在一次使用完后需要置换新的胶水桶时,就必须拆解装置的壳体并解除螺纹连接的喉管等。这在使用上非常不方便,不够人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供应气体和胶料的装置,该装置能够非常方便且快速地进行胶料瓶与气体供应装置之间的装配和拆除,并且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充气与补胎之间的切换。
根据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供应气体和胶料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气体供应装置,其包括压缩机组件、切换组件以及限位和出口组件,切换组件构造成能够在供应气体的第一位置与供应胶料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和胶料瓶,其包括能连接至切换组件的气体入口、以及能连接至限位和出口组件的胶料出口;其中,限位和出口组件构造成能够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限位和出口组件的一部分伸入胶料出口中以防止胶料瓶脱离气体供应装置,在释放位置,限位和出口组件与胶料出口分离以允许胶料瓶脱离气体供应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和出口组件包括滑移件和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的三通阀,其中第一开口连接至切换组件,第三开口能连接至胶料出口,滑移件构造成移动三通阀以达到锁定位置或释放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三通阀包括能够在其中滑动以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或者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之间的活塞。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供应气体和胶料的装置还包括偏压限位和出口组件朝锁定位置移动的弹簧,弹簧的一端被保持在滑移件的弹簧接纳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体入口和胶料出口均包括密闭器,在锁定位置,密闭器被切换组件或限位和出口组件的一部分顶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供应气体和胶料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胶料瓶的附接构件,附接构件包括与胶料出口对应的固定孔和与气体供应装置的壳体接合的卡扣突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冠翔电机有限公司;冠翔(香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冠翔电机有限公司;冠翔(香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6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帽火焰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轮胎修补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