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6747.3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1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曲凡多;蒋雷雷;赵梁栋;金德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包壳体 壳体本体 防护板 上壳体 本实用新型 下壳体 电气零部件 金属防护板 内部零部件 壳体结构 内部电芯 外侧设置 外力冲击 电池包 金属件 塑料件 磕碰 壳体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防护板,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的上面,上壳体和下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为塑料件;防护板设置在壳体本体的外侧且防护板为金属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通过在电池包壳体外侧设置金属防护板,可有效避免电池包内部零部件受到外力冲击或磕碰,保证内部电芯及电气零部件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包作为关键零部件,其安全防护性能至关重要。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一般采用锂离子电池,相对早期电池其安全性能已经大大提高,然而,在车辆发生异常事故时,对电池包产生挤压碰撞等情况仍然会发生危及乘员安全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以防止车辆在发生异常事故时,对电池包造成的挤压碰撞等危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上面,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为塑料件;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且所述防护板为金属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护板为铝合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护板通过胶粘贴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壁上,或者所述防护板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壳体本体的所述外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本体具有凸出所述壳体本体外周面的翻边,所述防护板的外侧面不超过所述翻边的外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护板为空心金属件且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竖板位于所述第一竖板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竖板间隔开以形成空腔结构,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之间连接有多个上下间隔开的连接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护板的背离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上下间隔开的加强筋板。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的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在所述外侧壁上间隔分布,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分布在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处的四个固定耳,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在位于所述四边形的两个相邻顶点处的固定耳之间,所述第三加强筋连接在所述四边形的位于对角线的两个所述固定耳之间,并且所述第三加强筋为两个且交叉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电芯定位板,所述电芯定位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芯定位板沿所述内侧壁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分布,且所述电芯定位板和所述防护板固定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同一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排气管固定部,所述排气管固定部内部中空并与所述壳体本体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管固定部上形成有防水透气阀安装孔和/或防爆阀安装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通过在电池包壳体外侧设置金属防护板,可有效避免电池包内部零部件受到外力冲击或磕碰,保证内部电芯及电气零部件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与上述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6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