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电透灸理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6965.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5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0;A61N1/18;A61N1/04;A61M3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蔡文雅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理疗装置 圆锥筒 硅胶 本实用新型 导电片 壳体 协同治疗作用 电子艾灸仪 穴位电刺激 全程 艾灸穴位 病灶部位 传统艾灸 弹片电极 导电硅胶 导电片孔 接触电极 壳体中心 有效解决 治疗效果 作用方式 出烟孔 壳体装 热辐射 散烟孔 外圆筒 烟气排 穴位 艾灸 内嵌 上套 贴敷 涡旋 看护 占用 侧面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电透灸理疗装置,可有效解决传统艾灸需要艾灸者全程操作或全程看护,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现有电子艾灸仪作用方式单一,治疗效果差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底座和硅胶导电片,壳体装在底座上,壳体中心设有圆锥筒,圆锥筒上套装有外圆筒,圆锥筒内底部设有出烟孔,以便于烟气排出并形成涡旋,底座上设有硅胶导电片孔和接触电极弹片电极孔,底座内嵌装有硅胶导电片,壳体的侧面设有散烟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效果好,通过贴敷穴位,结合艾灸穴位热辐射、导电硅胶产生的穴位电刺激共同作用于病灶部位,产生协同治疗作用,节省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疗效,是理疗装置上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艾电透灸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艾灸治疗大都是采用艾柱和艾条进行直接或隔物进行灸疗,其主要作用为艾绒燃烧产生的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经络皮肤从而达到温通经络的作用。现代的电刺激一般只能单纯的作用于人体,两者治疗时效果单一。中医适宜技术中热敷、熏蒸、塌渍、泡洗、穴位贴敷等都属于药物经皮吸收的范畴,传统艾灸经过人们几千年的验证,其疗效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无论是悬灸还是隔物灸,操作者在施灸的过程中都需要时刻注意,同时被灸者也需要全面配合,集中注意力,以便随时感受灸感。
现有市场上的电子艾灸仪,大都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后,将艾绒腔里的艾绒加热,使艾绒的有效成分溢出,从而被皮肤吸收。这与传统的艾灸发挥作用的机理是有区别的,因此这些工艺产品还只是停留在简单模仿艾灸的外在环境与条件的层面,但是其效果是无法达到传统艾灸的效果。传统的艾灸是利用艾绒燃烧时释放的温热和特有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的皮肤和经络穴位,其红外辐射有近红外辐射和远红外辐射两种,远红外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较浅部位,靠传导而扩散热量,而近红外可以直接渗透到人体的较深部位,为机体细胞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这是现代设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的热量无法达到的效果。在传统艾灸中,艾和艾的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和过氧化脂质的作用,而且艾的燃烧生成物作用较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有效物质可附着在穴位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到治疗作用。这是通过热能“焖烤”艾绒释放有效物质是无法达到的作用效果,因此最好的作用方式还是艾绒燃烧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经络,但现有的艾灸装置无法做到这一点。
将电刺激应用于临床是现代医学的一大进步,电刺激具有作用迅速,临床效果确切等优点,它能够较快地到达病灶,从而发挥作用,但是其作用方式单一,一般需要配合治疗,且频繁使用容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艾灸治疗装置的改进和创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艾电透灸理疗装置,可有效解决传统艾灸需要艾灸者全程操作或全程看护,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现有电子艾灸仪作用方式单一,治疗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底座和硅胶导电片,壳体装在底座上,壳体中心设有圆锥筒,圆锥筒上套装有外圆筒,圆锥筒内底部设有出烟孔,以便于烟气排出并形成涡旋,底座上设有硅胶导电片孔和接触电极弹片电极孔,底座内嵌装有硅胶导电片,壳体的侧面设有散烟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用水凝胶携带药物,通过贴敷穴位,结合艾灸穴位热辐射、导电硅胶产生的穴位电刺激共同作用于病灶部位,产生协同治疗作用,节省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疗效,是理疗装置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硅胶导电片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6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伸缩杆的艾灸棒
- 下一篇:一种可分离式艾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