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咭书内页折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9283.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3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页盈信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5/22 | 分类号: | B65H45/22;B65H4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输送带 内页 主输送带 导向皮带 压紧 折叠机构 折页机 本实用新型 翻转折叠 送纸机构 压平机构 依次设置 导向段 进料端 翻转 出纸 进纸 同侧 皮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咭书内页折页机,包括依次设置的送纸机构、折叠机构以及压平机构,其中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主输送带、设置于主输送带进料端两侧的第一副输送带和第二副输送带、以及与第二副输送带设置于主输送带同侧的导向皮带,所述第一副输送带和第二副输送带均设置于主输送带上方,并且两者与主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小于单张咭书内页的厚度以压紧咭书内页,其中第一副输送带用于压紧咭书内页边缘,第二副输送带用于压紧咭书内页中部;所述导向皮带的进纸侧与第二副输送带出纸侧对接,该导向皮带中部形成有皮带逐渐翻转的导向段以引导咭书内页翻转折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咭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咭书内页折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生产咭书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咭书纸进行折叠后再进行后续的装订。现有的生产技术一般是利用人手将咭书纸进行折叠,其自动化程度低,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人力成本,此外人手折叠也容易出折痕偏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咭书内页自动折页的自动咭书内页折页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咭书内页折页机,包括依次设置的送纸机构、折叠机构以及压平机构,其中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主输送带、设置于主输送带进料端两侧的第一副输送带和第二副输送带、以及与第二副输送带设置于主输送带同侧的导向皮带,所述第一副输送带和第二副输送带均设置于主输送带上方,并且两者与主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小于单张咭书内页的厚度以压紧咭书内页,其中第一副输送带用于压紧咭书内页边缘,第二副输送带用于压紧咭书内页中部;所述导向皮带的进纸侧与第二副输送带出纸侧对接,该导向皮带中部形成有皮带逐渐翻转的导向段以引导咭书内页翻转折叠。
进一步,所述的送纸机构包括送纸机构输送带以及限纸杆,所述限纸杆设置于送纸机构输送带上方,并且限纸杆与送纸机构输送带之间仅留有供单张咭书内页通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的压平机构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压轮以及带动该对压轮对压的压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咭书内页折页机可实现咭书内页自动折页,其具体方式为:当咭书内页从送纸机构输入折叠机构后,咭书内页的边缘被第一副输送带与主输送带配合压紧并向前输送,而第二副输送带与主输送带配合压紧咭书内页的中部并向前输送,当咭书内页被输送至导向皮带的进纸时,由于导向皮带中部形成有皮带逐渐翻转的导向段,利用导向引导咭书内页向内侧翻转折叠,最后利用压平装置使咭书内页进一步沿折痕折叠压紧,保持其折叠状态。上述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手折叠而造成的人力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送纸机构,11-送纸机构输送带,12-限纸杆,2-折叠机构,21-主输送带,22-第一副输送带,23-第二副输送带,24-导向皮带,241-导向段,3-压平机构,31-压轮,32-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咭书内页折页机,包括依次设置的送纸机构1、折叠机构2以及压平机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页盈信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页盈信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9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柔巾折叠机
- 下一篇:一种切刀式布草自动折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