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气相放热反应的固定床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9454.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0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舒忠杰;刘建鹏;周斌;杨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6 | 分类号: | B01J8/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床反应器 气相放热反应 本实用新型 列管式反应器 反应物料 进料支管 保障安全生产 反应物料进口 工业化应用 连续化生产 分流 出口物料 串联反应 反应效果 过热反应 急冷物料 物料反应 副产物 产水 超温 冷媒 汇合 节能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气相放热反应的固定床反应器,通过第二进料支管对反应物料进行分流汇合,调节反应物料进口流量和进口温度,防止过快过热反应,降低副产物的产水,保障安全生产;此外,通过第二进料支管进反应物料作为急冷物料对第一列管式反应器的出口物料进行适当降温,移热快,以防止反应太过剧烈引起超温,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冷媒用量,达到节能减耗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列管式反应器分流、串联反应,有利于气相混合均匀,物料反应充分,转化率得到了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气相放热反应的固定床反应器,设计合理、移热迅速、气相混合均匀、反应效果好并且能够连续化生产,适用于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气相放热反应的固定床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气相放热反应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反应温度的控制往往成为反应控制的关键。例如气相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反应热,反应温度的峰值即是“热点”温度。严密地控制热点温度可以得到较高的产品生成率,同时使副产品的生成率降到最低。因此,热点温度的控制通常成为气相放热反应的主要控制点。目前,如何对气相放热反应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一直是困扰国内外许多科研、设计、生产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气相放热反应的固定床反应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气相放热反应的固定床反应器,包括:第一列管式反应器、第二列管式反应器和用于连接第一列管式反应器和第二列管式反应器的再分布器;所述第一列管式反应器在远离再分布器的一端设有第一反应物料进口,所述再分布器上设有第二反应物料进口,所述第二列管式反应器在远离再分布器的一端设有反应产物出口;所述第一列管式反应器侧壁上设有与反应物料流向逆流的第一冷媒进口和第一冷媒出口;所述第二列管式反应器侧壁上设有与反应物料流向逆流的第二冷媒进口和第二冷媒出口;所述第一反应物料进口与第一进料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反应物料进口与第二进料支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料支管和第二进料支管与进料总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料支管上设有第一调节阀。第一列管式反应器和第二列管式反应器中列管内充填催化剂、壳层内流通冷媒,反应器外部还可以设置用于加强混合效果的气相混合器。第一冷媒进口和第一冷媒出口之间或者第二冷媒进口和第二冷媒出口之间的冷媒流向与第一列管式反应器或者第二列管式反应器的列管内的气相反应物料的流向为逆向,从而使得能够用冷媒对反应放热的气相反应物料进行充分移热。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第一列管式反应器的反应物料进口一端设有分布器,所述分布器用于均布进入第一反应物料进口的反应物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列管式反应器在反应物料的下游方向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冷媒排净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列管式反应器在反应物料的下游方向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冷媒排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媒进口与第一冷媒进料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媒进料管上设有第二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媒进口与第二冷媒进料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媒进料管上设有第三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列管式反应器上第一反应物料进口附近设有温度探头;所述再分布器上设有温度及事故报警探头,还设有压力探头。温度探头和温度及事故报警探头分别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冷媒进料管和第二冷媒进料管上设有的第二调节阀和第三调节阀相关联,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阀和第三调节阀的开度以控制反应温度;温度及事故报警探头与第二进料支管上的第一调节阀相关联,通过温度及事故报警探头上测出的温度调节第一调节阀的开度以控制第二列管式反应器的反应物料进口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9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型高效支撑剂
- 下一篇:一种双重乳粒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