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轴式表面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9638.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7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子澄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给装置 研磨机构 表面加工机 多轴式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控制装置 装设 时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轴式表面加工机包括一基座、一装设于该基座上的进给装置以及一对应于该进给装置安装的研磨机构。该进给装置与研磨机构分别电性连接至一控制装置,藉以分别控制该进给装置与该研磨机构的作动时机与作动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面加工机,特别是指一种轴进/退且可多轴轮流操作的多轴式表面加工机。
背景技术
传统机车或自行车的前叉结构,经常使用压铸的方式加工成型,因此,在每一叉体的内外两侧通常会产生合模线或是毛边,而这些合模线与毛边必须在下一加工程序前予以去除,传统的去除方式不外乎使用研磨机。传统的研磨加工机,在研磨完一叉体后,必须将工件卸除、翻转再次安装,方可再继续加工另一叉体。而这样的加工方式不仅耗时,且不断地卸料装料程序,无形中会增加操作者的体力负荷,两者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多轴式工件的加工(研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式表面加工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轴式表面加工机,包括一基座、一装设于基座上的进给装置以及一对应于进给装置安装的研磨机构。进给装置包括一固设于基座上的滑轨结构、一滑设于滑轨结构上的进退料座、一装设于滑轨结构上的第一动力源,第一动力源连接至进退料座,第一动力源驱动进退料座相对于滑轨结构作往复式移动、一装设于进退料座上的第二动力源,第二动力源伸设有一旋动轴杆,旋动轴杆的轴线平行于进退料座的动作路径;一装设于旋动轴杆自由端部的安装座,第二动力源利用旋动轴杆选择性地往复翻转安装座;以及一装设于安装座上的多轴支撑架,多轴支撑架供套置复数柱状工件,且每一工件的轴线平行于滑座的动作路径。研磨机构包括一底座以及两滑设于底座上的滑座,两滑座同步反向相对于底座作往复式移动,且两滑座的动作路径垂直于进退料座的动作路径;每一滑座上固设有一立架以及一第三动力源,其中每一立架之顶部装设有一从动轮,且每一第三动力源伸设有一旋动轴,每一旋动轴的轴线垂直于其相对应滑座的动作路径;每一旋动轴的自由端部同心装设有一主动轮,且每一滑座上的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绕设有一表面加工环带。当进退料座朝研磨机构的方向渐进后,两表面加工环带分别工贴合于柱状工件的表面进行加工,并相对地往安装座的方向移动。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而言,可依序逐一自动加工多轴支撑架上所安装之工件,达到自动化加工提高柱状工件加工产能的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利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座往前移动后之立体外观图。
图4~7是本实用新型执行研磨/抛光动作之连续动作示意图。
图8~10是本实用新型多轴交替加工之连续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多轴支撑架向上摆动定位后之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轴式表面加工机包括一基座10、一装设于基座10上的进给装置20以及一对应于进给装置20安装的研磨机构30。进给装置20与研磨机构30分别电性连接至一控制装置40,藉以分别控制进给装置20与研磨机构30的作动时机与作动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子澄,未经赵子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9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内径气缸套珩磨磨杆组件
- 下一篇:一种碳刷曲面研磨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