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0099.9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9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何起利;童瑞敏;徐红梅;韦星任;罗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曝气生物滤池 净化组件 动力组件 净化腔室 净化腔 室内 单孔膜曝气器 水体流动方向 重力作用方向 本实用新型 净水出水堰 污水 储水腔室 蜂窝斜管 壳体内部 内部设置 设备腔室 沉淀区 出水端 出水堰 反冲洗 格栅网 过滤板 好氧区 混合区 进水端 滤料球 卵石层 缺氧区 设备腔 陶粒层 氨氮 净水 壳体 两级 滤料 递增 缓和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该曝气生物滤池上设有污水进水端、净水出水端,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包括净化组件、动力组件和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储水腔室、净化腔室、设备腔室,所述净化组件位于净化腔室内,所述动力组件位于设备腔室内,所述净化腔室包括混合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过滤板、卵石层、陶粒层、单孔膜曝气器、格栅网、反冲洗出水堰、蜂窝斜管填料、净水出水堰、滤料球所述净化腔室内的水体流动方向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反。该曝气生物滤池内部设置两级滤料,获得缓和递增的处理过程,延长处理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氨氮的处理效果,其能够适应处理污染程度高、密度大的污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BAF,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也叫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SBAF,Submerge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国外从20世纪初开始进行研究,于80年代末基本成型,后不断改进,并开发出多种形式。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借鉴了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定期反冲洗等特点于一体。其工艺原理为,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量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因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一般说来,曝气生物滤池具有以下特征:用粒状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区别于一般生物滤池及生物滤塔,在去除BOD、氨氮时需进行曝气;高水力负荷、高容积负荷及高的生物膜活性;具有生物氧化降解和截留悬浮固体SS的双重功能,生物处理单元之后不需再设二次沉淀池;需定期进行反冲洗,清洗滤池中截留的悬浮固体SS,同时更新生物膜。
由于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内部的滤料结构采用一个整体式结构,只在一处设置密度大于1g/cm3的结构紧实的滤料,这使得污水通过滤料时受到的过滤作用呈现为骤升状态,而这样的过滤过程满足不了密度大、污染程度高的污水治理需求。将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应用于此类污水治理时污水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氨氮去除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密度大、污染程度高的污水治理的曝气生物滤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0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作端AAO缺氧搅拌池
- 下一篇:一种污水生化池用曝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