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FPGA实现的多路光模块信息采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4547.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1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飞;张志利;马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B10/27;H04Q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文洋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模块 缓冲器芯片 上位机 信息采集电路 本实用新型 多路 以太网PHY芯片 光通讯技术 高速串口 以太网 电口 光口 晶振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多路光模块信息采集电路,电路包括晶振、FPGA、以太网PHY芯片、以太网光模块、2:1/1:2LVDS Mux/缓冲器芯片、线路光模块、上位机;所述FPGA芯片通过I2C接口与线路光模块连接;所述FPGA芯片与2:1/1:2LVDS Mux/缓冲器芯片通过高速串口连接;所述2:1/1:2LVDS Mux/缓冲器芯片通过PHY芯片或光模块与上位机的电口或光口连接;所述FPGA芯片通过串行232接口与上位机相连。本实用新型利用FPGA简化结构,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多路光模块信息采集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领域数据的传输速率越来越快,带宽越来越高,光模块在速率和性能方面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从几百M、1G、2.5G、10G直到40G、100G,光模块在线路传输中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传输网络的众多传输节点上大量采用光模块接口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实时监控光模块的状态,能够及时发现告警和错误指示从而进行有效维护,保证通信链路的正常工作,避免和降低线路传输故障造成的损失。现有技术中的采集电路成本高,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多路光模块信息采集电路。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多路光模块信息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 电路包括晶振、FPGA、以太网PHY芯片、以太网光模块、2:1/1:2 LVDS Mux/缓冲器芯片、线路光模块、上位机;
所述FPGA芯片通过I2C接口与线路光模块连接;
所述FPGA芯片与2:1/1:2 LVDS Mux/缓冲器芯片通过高速串口连接;
所述2:1/1:2 LVDS Mux/缓冲器芯片通过PHY芯片或光模块与上位机的电口或光口连接;
所述FPGA芯片通过串行232接口与上位机相连。
优选地,所述FPGA芯片采用Xilinx公司的XC6VLX25T-FFG484。
优选地,所述2:1/1:2 LVDS Mux/缓冲器采用TI公司的SCAN15MB200。
优选地,所述FPGA芯片通过RS232串行接口与上位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FPGA芯片内部划分为时钟管理电路、I2C接口处理电路1~N、以太网接口处理电路、以太网成帧/解帧电路、串口处理电路、信息汇聚电路、BLOCK RAM电路;
所述时钟管理电路,输入125MHz时钟,输出125MHz时钟和可变串口时钟;
所述I2C接口处理电路1~N用于与线路光模块相连的2线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以太网接口处理电路用于将千兆以太网数据帧进行8B10B编解码并完成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之间的转换;
所述以太网成帧/解帧电路用于以太网数据成帧,将采集数据打包成UDP数据包和以太网MAC帧,并可以实现数据帧的解帧和拆包;
所述串口处理电路用于串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信息汇聚电路实现多路I2C接口数据和以太网数据、串口数据之间的转换;
所述BLOCK RAM电路用于采集数据信息的存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FPGA简化结构,节省成本。通过在FPGA中完成利用专用芯片才能实现的功能,能够实现,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达到了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4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