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供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5481.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8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弘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伍见;贾学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板 补料工位 自动供料机 工作台 工位 本实用新型 上料工位 升降机构 准备工位 推料杆 方式放置 连续上料 内侧壁 顶升 堆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供料机,包括一工作台以及多个料板,工作台上依次设有补料工位、准备工位以及上料工位三个工位,多个料板以堆叠的方式放置于各工位上;补料工位和上料工位的下方分别设有用于顶升料板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工作台顶部的两侧设有将准备工位上的料板推至上料工位上的第一推料杆,工作台内侧壁上设有将补料工位上的料板推至补料工位的第二推料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供料机,能实现工件的连续上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供料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对工件进行上料。传统的人工手动上料,需要多个工人进行摆放上料,而且摆放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可靠性不高且劳动强度大。因传统人工手动上料耗费人力、耗费工时,比较难保证上料的连续性,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现有设计的自动上料一般采用一字排列的方式。一字排列方式是将储备好的件采用连杆机构将最近的工件推至上料位置并进入到传送组件,其他工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补给最底层的位置,这种方式的自动上料装置所占用的储备空间比较大,由于高度的限制上料周期较短。但工件的方向性依旧无法判断,甚至需要人工在储备工件时将其方向调整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供料机,该供料机能实现工件的连续上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供料机,包括一工作台以及多个料板,所述工作台上依次设有补料工位、准备工位以及上料工位三个工位,所述多个料板分别放置于各工位上;所述补料工位和上料工位的下方分别设有用于顶升料板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侧设有将准备工位上的料板推至上料工位上的第一推料杆,所述工作台内侧壁上设有将补料工位上的料板推至补料工位的第二推料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包括一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四侧面上固定有侧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四角位置各设有一支撑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准备工位和补料工位上均固定有一料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料板为一框体,所述框体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工件的网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料工位处还设有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供料机,在工作台上设置了补料工位、准备工位以及上料工位三个工位,将满料的料板堆叠放置到准备工位上,在第一推料杆的作用下,最下面的料板被推至上料工位上进行上料;当上料完毕后,第二升降机构带动料板下降进入到工作台内部,然后第二推料杆推动料板至补料工位的下方,接着被第一升降机构顶升至补料工位,即可进行补料。同时,第一推料杆可将下一个料板从准备工位推至上料工位,从而完成了自动连续的上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供料机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11、长方体框架;12、侧板;13、脚轮;14、第一推料杆;21、补料工位;22、准备工位;23、上料工位;3、料板;4、料架;41、底板;42、挡料杆;5、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弘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弘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5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机的自动出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锂电池包塑设备的供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