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供热地下综合管廊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7027.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9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崔丽芳;许红兵;席旭军;叶标;杜奇能;武申申;陈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2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舱室 供热管线 下层 孔洞 地下综合管廊 本实用新型 中隔板 上层 供热 贯通 上下层结构 便于维修 从上至下 地下空间 供热管网 贯通管道 检修通道 渗漏积水 综合管廊 多回路 交汇处 隔开 吊装 连通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供热地下综合管廊节点,用于在地下空间内实现多回路供热管线的贯通,所述的综合管廊包括在路面以下从上至下设置的上层管廊和下层管廊,所述的上层管廊和下层管廊在交汇处通过管廊节点贯通,所述的管廊节点为上下层结构,包括上舱室和下舱室,所述的上舱室和下舱室通过中间开孔洞的中隔板隔开,所述的上层管廊中供热管线通过穿过上舱室和下舱室之间中隔板孔洞的贯通管道与下层管廊中的供热管线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于供热管网并入、安全性高、防止渗漏积水、便于维修、吊装和检修通道通达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供热管线规划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供热地下综合管廊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对拆并10吨及10吨以下小锅炉房的总体部署,进行集中供热整合的要求,在完全替代耗能高、污染严重的分散供热小锅炉房后通过对老旧管网改造,实现供热质量全面提升,并且要求通过24小时连续供热,实现室温昼夜温暖平稳。
在供热整合工程中,供热规划管网的主干线分布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并且由于供热管线较大,管廊的道路断面较宽,管径在DN800~DN1400之间,需要将供热管网主干线纳入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大型供热地下综合管廊节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型供热地下综合管廊节点,用于在地下空间内实现多回路供热管线的贯通,所述的综合管廊包括在路面以下从上至下设置的上层管廊和下层管廊,所述的上层管廊和下层管廊在交汇处通过管廊节点贯通,所述的管廊节点为上下层结构,包括上舱室和下舱室,所述的上舱室和下舱室通过中间开孔洞的中隔板隔开,所述的上层管廊中供热管线通过穿过上舱室和下舱室之间中隔板孔洞的贯通管道与下层管廊中的供热管线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中隔板在孔洞处设有栏杆。
优选地,所述的下舱室底部下凹形成纵坡,所述的纵坡最低点位于孔洞所在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下舱室设有集水坑,所述的集水坑内设有排污泵。
优选地,所述的上舱室顶部开设有检修预留口,并且在检修预留口处局部抬升。
优选地,所述的检修预留口在距路面1.2m处设置条形钢筋混凝土盖板。
优选地,所述的下舱室一侧通过钢爬梯与外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上层管廊与上舱室连通处以及下层管廊与下舱室连通处均设有甲级防火门。
优选地,所述的供热管线为DN1200热力管或DN1400热力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适用于供热管网并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两层的管廊节点结构,有效的将位于上下两层的供热管网进行连通,适应了地下狭小空间的要求。
二、安全性高:在中隔板孔洞周围设置护栏,有效的防止检修人员跌落受伤,并且在舱室连接处设有防火门,实现消防隔断。
三、防止渗漏积水:由于节点处位于纵坡最低点,通过设置集水坑和排污泵能够有效的防止下水渗漏给管线带来的损坏。
四、便于维修、吊装和检修通道通达:通过设置检修预留口实现检修人员和工具的进出,并且设置爬梯实现了管廊的通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层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地下综合管廊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7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拱形挡土墙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给水排水用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