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凝气净化塔自动补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7516.2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2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红;纪和津;方庭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望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4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碱 碱液池 电动阀 净化塔 液位计 碱液 不凝气 预设定 感测 喷头 本实用新型 碱液泵 喷出 液池 测量 补充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凝气净化塔自动补碱装置,其结构包括储碱液池和补碱液,通过在储碱液池设有液位计,当液位计感测到储碱液池的碱液低于预设定数值时,第一电动阀关闭,第二电动阀开启,碱液泵将补碱液池的碱液抽至喷头喷出并流入储碱液池,从而实现净化塔的补碱;待液位计感测到储碱液池的碱液达到所述预设定数值时,第一电动阀开启,第二电动阀关闭,补碱结束,这样即可实现净化塔的自动、及时补碱,而且由于液位计精确测量,使得补充碱液的量得以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碱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凝气净化塔自动补碱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废弃物料进行裂解后会产生可回收利用的油气,在对油气进行冷却回收不同的油份后,还有部分气体为不凝气排除,但由于不凝气内含有硫、硫化物等多种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入大气,否者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不凝气净化除害后才能够排出。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净化塔来净化不凝气,具体的是净化前的不凝气进入净化塔内,净化塔内的喷头会将其储存内的碱液喷出为碱液幕,不凝气经过该碱液幕后,其内的有害物质将留在碱液内,也即是碱液对不凝气起到过滤净化的目的,经碱液过滤净化的不凝气即可达到安全、环保的排放标准,进而可放心排入大气。在上述碱液过滤净化不凝气的过程中,碱液会有一定量的消耗,因此需要及时补充碱液。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人工手动补充碱液,这样不仅碱液补充不够及时,而且补充碱液的量得不到精确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及时、精确补充碱液的不凝气净化塔自动补碱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凝气净化塔自动补碱装置,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位于净化塔内的储碱液池,储碱液池通过第一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电动阀、碱液泵和净化塔内的喷头,还包括补碱液池,补碱液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在第一道电动阀与碱液泵之间的第一管道上,第二管道上设置第二电动阀;储碱液池设有液位计,当液位计感测到储碱液池的碱液低于预设定数值时,第一电动阀关闭,第二电动阀开启,碱液泵将补碱液池的碱液抽至喷头喷出并流入储碱液池进而实现补碱;待液位计感测到储碱液池的碱液达到所述预设定数值时,第一电动阀开启,第二电动阀关闭,补碱结束。
其中,储碱液池位于净化塔的底部,喷头位于储碱液池的上方,净化塔连接有用于净化前不凝气进入净化塔的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储碱液池与喷头之间。
其中,喷头有两个,两个喷头上下竖直排布。
其中,各喷头的下方都对应设有用于汇集碱液的漏斗状的集液盘,集液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
其中,净化塔的顶部连接有用于排出净化后不凝气的出气管,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喷头的上方。
其中,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用于将碱液外排的外排管,外排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不凝气净化塔自动补碱装置,其结构包括储碱液池和补碱液,通过在储碱液池设有液位计,当液位计感测到储碱液池的碱液低于预设定数值时,第一电动阀关闭,第二电动阀开启,碱液泵将补碱液池的碱液抽至喷头喷出并流入储碱液池,从而实现净化塔的补碱;待液位计感测到储碱液池的碱液达到所述预设定数值时,第一电动阀开启,第二电动阀关闭,补碱结束,这样即可实现净化塔的自动、及时补碱,而且由于液位计精确测量,使得补充碱液的量得以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凝气净化塔自动补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净化塔、11-进气管、12-出气管;
2-储碱液池;
3-第一管道、31-第一电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望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望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7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