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8371.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2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瑞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紧轮 胶架 装置本体 胶带 胶带粘贴装置 本实用新型 锂电池保护 扳手 分切 拉绳 套合 转轴 保护胶带 卡合方式 扣合方式 人工操作 现有装置 增加生产 粘贴设备 制造成本 中间设置 贯通 外部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包括:胶带、胶架、转轴;胶带设置在胶架的外部,且胶带与胶架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胶架安装在装置本体的上部内侧,且胶架通过转轴与装置本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拉紧轮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内部后端,且拉紧轮与装置本体通过贯通相连接;拉紧轮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拉绳,且拉紧轮与拉绳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拉紧轮的下部安装有分切扳手,且拉紧轮与分切扳手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无需提前改裁保护胶带,人工操作简单,且不会增加生产制造成本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特指一种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具有粘贴作用的器械,属于粘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制作厂家在加工锂离子电池时,需要在锂离子电池的极片上粘贴大量的保护胶带,保护极片不受到外界的损坏。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的粘贴方式仅限于使用改裁完同等长度的保护胶带,人工徒手粘贴在锂离子电池极片上,这种方式紧适用于同一型号的锂离子电池规模生产,一方面人工操作不便,粘贴过程中容易使保护带和锂离子电池极片之间产生气泡贴出皱纹,另一方面,增加了改裁锂离子电池保护带一道工序,间接增加了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无需提前改裁保护胶带,人工操作简单,且不会增加生产制造成本的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秉持多年该行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并对现有技术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无需提前改裁保护胶带,人工操作简单,且不会增加生产制造成本的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该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具有无需提前改裁保护胶带,人工操作简单,且不会增加生产制造成本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包括:
胶带、胶架、转轴、装置本体、拉紧轮、分切扳手、换向轮、固定座、弹簧、导向轮、切刀和拉绳;
所述胶带设置在胶架的外部,且胶带与胶架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胶架安装在装置本体的上部内侧,且胶架通过转轴与装置本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拉紧轮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内部后端,且拉紧轮与装置本体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拉紧轮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拉绳,且拉紧轮与拉绳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拉紧轮的下部安装有分切扳手,且拉紧轮与分切扳手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前部中间设置有换向轮,且换向轮通过固定座与装置本体通过固定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前部底端安装有导向轮,且装置本体与导向轮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前部内端设置有弹簧,且装置本体与弹簧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切刀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前部内端,且切刀与装置本体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拉绳贯穿在切刀的内部,且拉绳通过切刀与弹簧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所述拉紧轮剖视呈错列状结构设置有多组,且拉紧轮为实心体结构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所述换向轮前视呈圆形状的空心体结构设置有一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所述切刀侧视呈U形状结构设置,且切刀的下部开设有多组锯齿状的刃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所述弹簧剖视呈螺纹状结构设置有一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瑞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瑞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8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