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泵用叶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2475.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4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军;杨红红;蔺远;吴广宽;朱国俊;罗兴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24 | 分类号: | F04D29/24;F04D2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压电陶瓷元件 振动金属片 叶片本体 离心泵 射流器 叶片 吸力 本实用新型 流动状态 一端连接 准确控制 体积小 分辨率 流道 流体 喷口 腔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离心泵用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吸力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射流器,射流器包括压电陶瓷元件,压电陶瓷元件一表面与凹槽接触,压电陶瓷元件另一表面上连接有振动金属片,振动金属片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振动金属片形成腔体,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喷口。采用压电陶瓷元件,利用其对电信号反应快、分辨率高、推力大且体积小等特点,能根据需要快速、准确控制流道内流体的流动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心泵用叶片。
背景技术
离心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会发生失速,失速团使流道的通流能力减弱,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流道堵塞,加剧了叶轮-蜗壳之间的动静干涉作用,从而引起振动和水力噪声,严重影响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现有的控制失速方式为被动式控制,改变了原有叶片的结构,使原有叶片的强度降低,一部分改型虽然延迟了小流量下失速涡的形成,但却降低了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时的外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泵用叶片,能避免离心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出现失速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泵用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吸力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射流器,射流器包括压电陶瓷元件,压电陶瓷元件一表面与凹槽接触,压电陶瓷元件另一表面上连接有振动金属片,振动金属片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振动金属片形成腔体,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喷口。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第二连接杆上表面与叶片本体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压电陶瓷元件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叶片,采用压电陶瓷元件,利用其对电信号反应快、分辨率高、推力大且体积小等特点,能根据需要快速、准确控制流道内流体的流动状态;
(2)本实用新型的叶片,通过射流器实现流道内流体的零净质量流量,无需借助流体输送管道和其他机械部件;通过改变压电陶瓷元件电压控制振动金属片的振幅,从而进一步调节射流速度;
(3)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在小流量工况下,通过射流器向边界层注入高速流体,濒临分离的边界层能从高速流体中获得的额外能量重新激活边界层,延迟边界层分离,从而阻止失速涡的传播,并且在正常工况下对外特性以及空化和压力脉动特性无影响;
(4)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无需改变叶片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泵用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泵用叶片内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叶片,2.压电陶瓷元件,3.振动金属片,4.喷口,5.腔体, 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泵用叶片,如图1所示,包括叶片本体1,叶片本体1的吸力面上开设有凹槽8内设置有射流器,射流器包括压电陶瓷元件2,压电陶瓷元件2一表面与凹槽8接触;如图2所示,压电陶瓷元件2另一表面上连接有振动金属片3,压电陶瓷元件2上表面上连接有振动金属片3,振动金属片3两端分别连接有互相平行的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及振动金属片3形成腔体5,第二连接杆7上开设有喷口4。通过改变压电陶瓷元件2的电压控制振动金属片3振幅,从而进一步调节射流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2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