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采插管密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2687.4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伟;沈威;岳强;张卫东;陈家幂;司光礼;杨佰阳;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E21B43/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密封件 密封插管 插管 热采 密封器 本实用新型 挡止配合 活动套 轴向 耐温耐压性能 插入密封套 上下活动 封套 插接端 固定挡 密封套 下端面 挡止 顶压 下端 密封 装配 施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采插管密封器。该热采插管密封器包括密封插管和密封套,密封插管的下端为用于插入密封套内的插接端,还包括套设在密封插管上的弹性密封件,密封插管上于弹性密封件的上方设有与弹性密封件沿轴向挡止配合的固定挡止结构,密封插管于弹性密封件的下方上下活动的装配有用于顶压弹性密封件的活动套,密封套上设有用于与活动套下端面沿轴向挡止配合的挡止座。采用本实用新型热采插管密封器,能够提高热采插管密封的耐温耐压性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采插管密封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热采井中,采用离心泵和螺杆泵时,由于离心泵和螺杆泵的耐温能力有限,需要采用注汽和采油分开的两次管柱,才能完成一个吞吐周期。但注汽和放喷结束后,由于热采井还存在自喷能力,起出注汽管柱时,为防止油水上涌、地层能力进一步降低等问题,需要对油井进行压井作业。压井作业时,压井液容易吸收井筒周围热量,使近井地带温度降低,对油层造成冷伤害,转抽后开井困难,甚至将油井压死;另一方面,因压井液容易对油层造成污染,对水敏性稠油油藏来说尤为严重。因此热采井常采用热采封隔器和热采开关器配套使用,不需要压井作业,防止地层冷伤害,同时充分利用地层能量。
公告号为CN203783550U,公告日为2014.08.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介绍了一种蒸汽吞吐免压井装置,该蒸汽吞吐免压井装置的热采插管密封部分主要包括密封插管、主体管形成的密封套、密封圈和滑套阀。注气和生产时,密封插管与密封套通过装在密封槽内的密封圈密封,密封插管下落接触滑阀套开启热采开关,注气结束后,密封插管上提,滑阀套离开热采开关,实现免压井注气生产。但是,该密封插管与密封套只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密封插管与密封套要经常相对运动,密封圈在高温高压环境中也容易变形、损坏,导致密封不严,注气温度传至井口,施工安全性不能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热采插管密封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采插管密封器,解决现有热采插管密封过程中插管和密封套只通过密封圈密封,密封性能差,耐温耐压性能差,施工安全性不能保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采插管密封器,包括密封插管和密封套,密封插管的下端为用于插入密封套内的插接端,还包括套设在密封插管上的弹性密封件,密封插管上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上方设有与弹性密封件沿轴向挡止配合的固定挡止结构,密封插管于弹性密封件的下方上下活动的装配有用于顶压弹性密封件的活动套,所述密封套上设有用于与活动套下端面沿轴向挡止配合的挡止座。
所述弹性密封件是由沿密封插管轴向叠设的密封垫形成,所述密封垫朝向相邻密封垫的一侧设有楔形面,楔形面的下部朝径向外侧倾斜。
所述密封垫的轴向一端环槽,相邻密封垫的靠近环槽的一端设有锥状凸起,环槽的截面为燕尾形状,凸起的截面为三角形。
所述固定挡止结构由密封插管上设置的轴肩形成。
套设在密封插管上的所述密封垫的壁厚小于轴肩的高度。
所述密封插管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滑槽,滑槽沿密封插管轴向延伸,所述活动套上设有伸入滑槽的凸台。
所述密封套内设有阶梯孔段,所述挡止座是由连接阶梯孔段的大径段和小径段之间的内倒角形成,所述活动套下端设有与内倒角适配的外倒角。
所述密封插管上于活动套的下端设有挡环,挡环与密封插管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密封插管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上套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热采插管封隔器通过密封插管和密封套的机械压力,密封套挤压压缩套给高温密封垫一定负荷,密封垫受力扩张,从而实现密封插管和密封套的双层密封,提高热采插管密封的耐温耐压性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热采插管密封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2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体注浆加固用钻孔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通径低座封压力的悬挂封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