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增强高压油管产品密封性能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2745.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6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02 | 分类号: | F16L13/02;F17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密封性能 安装槽 焊丝 本实用新型 高压油管 安装块 储油槽 焊接槽 漏油 焊接 部件配合 钢管焊接 滑动安装 侧内壁 耦合面 螺纹 浮球 上套 外壁 紧凑 警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增强高压油管产品密封性能的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靠近基座的一端焊接有焊丝,所述基座靠近钢管的一侧开设有焊接槽,所述钢管焊接有焊丝的一端焊接在焊接槽内,所述基座远离钢管的一侧开设有耦合面,且基座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钢管上套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靠近基座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基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内滑动安装有浮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能好,部件配合紧凑,降低漏油风险,且当操作不当导致漏油时,能发出警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强高压油管产品密封性能的结构,属于高压油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油管是高压油路的组成部分,要求油管需要承受一定的油压而且有一定的疲劳强度,保证管路的密封要求,车用高压油管主要出现在高压喷射的柴油机,和高压喷射的直喷汽油机中,能承受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所需的油压。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720011570.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压油管接头,针对现有同类产品结构存在的弊端,研发了一种新结构产品,它是由轨管、接头、固定套和密封球各部件构成,其特征是接头底面与轨管相连接的接头的相应部位,设有锥形密封面;两锥形密封面之间设有带通孔的密封球;套装在轨管上的固定套设有螺纹,接头下端设置的螺纹与固定套设置的螺纹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密封面和密封球加工难度不大,密封性能好;不需要专用设备,加工成本低,但是密封性能差,部件配合不紧凑,产品有很大的漏油风险,且当操作不当导致漏油时,不能发出警报,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能增强高压油管产品密封性能的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能增强高压油管产品密封性能的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靠近基座的一端焊接有焊丝,所述基座靠近钢管的一侧开设有焊接槽,所述钢管焊接有焊丝的一端焊接在焊接槽内,所述基座远离钢管的一侧开设有耦合面,且基座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钢管上套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靠近基座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基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内滑动安装有浮球,所述浮球的顶侧焊接有L型滑杆,所述储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L型滑杆的顶端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位于滑动槽的上方,且滑动腔内设有报警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滑动腔内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杆,两个第一杆均为中空结构,且两个第一杆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杆,所述第二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杆外,且焊接在滑动腔的顶侧内壁上,所述第二杆的底端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焊接在第一杆的底侧内壁上,所述滑动腔的顶侧内壁上焊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位于两个第二杆之间,且安装杆的底端焊接有第一导电块,所述滑动板的顶侧焊接有第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位于第二导电块的正下方,所述滑动板的底侧焊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底端延伸至滑动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块的顶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第一导电块相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杆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耦合面与垂直线的夹角为120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腔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滑动槽相连通,推动杆的底端滑动安装在圆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块上设有蓄电池和警铃,蓄电池、警铃、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滑动板和安装杆均为绝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2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端部径向避震结构的波纹管
- 下一篇:一种防漏液的自粘式PVC管道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