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钣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3282.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北文;黄群秀;赵肖斌;王朝霞;廖鸿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 汽车钣金 本实用新型 汽车钣金件 线束支架 内饰件 门槛饰板 钣金支架 胶带 空腔 磨破 干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钣金结构,该汽车钣金结构包括汽车钣金件、内饰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汽车钣金件和内饰件之间的空腔内的线束和线束支架,其中,所述线束通过胶带绑附于所述线束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不但提高了门槛饰板的强度和安装可靠性,又避免了钣金支架与线束之间相互干涉,磨破线束,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辅助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钣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车型设计者通常通过压缩内饰板1与钣金件2之间的空间,来获取更大的车内空间,导致内饰板1与钣金件2之间的空间,尤其在左、右前门门槛处,钣金件2和内饰板1的空间非常紧张,同时,为了实现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随着车辆引入各种新技术(无钥匙进入系统、胎压监测系统等),安装于内饰板1与钣金件2之间的线束3的尺寸不断增加(如图1及图2所示)。
为保证内饰板1的强度和安装可靠性,目前通常在钣金件2上安装两个钣金支架,用于安装内饰板1。但是,由于钣金件2和内饰板1之间的空间较小,而线束3的直径增大,如果在钣金件2上增加钣金支架,容易使得钣金支架与线束3干涉,将线束3磨破,引发电器功能失效。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既能提高内饰板1的强度和安装可靠性,又能避免钣金支架与线束3之间相互干涉,磨破线束3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钣金结构,旨在提高门槛饰板的强度和安装可靠性的同时,又能避免汽车钣金支架与汽车线束之间相互干涉磨破线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钣金结构,该结构包括汽车钣金件、内饰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汽车钣金件和内饰件之间的空腔内的线束和线束支架,其中,
所述线束通过胶带绑附于所述线束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线束支架固定于所述汽车钣金件上,所述内饰件固定于所述线束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线束支架通过螺柱固定于所述汽车钣金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线束支架与所述内饰件通过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线束支架为L型,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垂直设置,所述线束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形成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汽车钣金件通过螺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钣金件通过螺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内饰件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线束通过所述胶带绑附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或者第二支撑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线束支架的制作材料为塑料,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汽车钣金件和内饰件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所述线束和线束支架,将所述线束通过胶带绑附于所述线束支架上,不仅提高了门槛饰板的强度和安装可靠性,又避免了钣金支架与线束之间相互干涉,磨破线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钣金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内饰板、钣金件及线束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出的汽车钣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32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尾门及其标识粘贴定位工装
- 下一篇:线材保护装置及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