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职业健康监测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4587.5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8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鲍德艳;戴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以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D21/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区 个人信息模块 监测管理系统 职业健康 信息采集模块 管理系统 健康监测 内部环境 体征 本实用新型 粉尘检测仪 警报接收器 湿度检测仪 温度检测仪 中央处理器 采集模块 对比模块 监测模块 控制节点 录入模块 设置信息 通信模块 检测 警报 提示 撤出 煤矿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职业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包括健康监测管理系统,所述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和RFID个人信息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粉尘检测仪、温度检测仪、湿度检测仪以及CO浓度检测仪,所述RFID个人信息模块包括RFID信息录入模块、RFID体征监测模块以及警报接收器。该职业健康监测管理系统,通过设置信息采集模块、RFID个人信息模块、中央处理器、对比模块、控制节点单元以及通信模块等,可以实时的对煤矿区的内部环境进行检测,一旦煤矿区的内部环境不适宜职工工作,便立即发出警报,提示职工安全撤出煤矿区,同时在职工进入煤矿区之前对职工的自身身体体征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该职工是否适合进入煤矿区内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职业健康监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一个企业内,职工的身体健康直接关乎着整个企业的生存命脉,而对于一些特殊的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如煤炭、消防以及其它行业。
在煤炭行业,职工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长期暴露在煤矿区,职工身体很容易受到损害,而目前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职工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对职工的工作环境以及职工自身健康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因此给职工造成了一定的健康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职业健康监测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煤炭职工缺乏有效的健康监管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职业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包括健康监测管理系统,所述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和RFID个人信息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粉尘检测仪、温度检测仪、湿度检测仪以及CO浓度检测仪,所述RFID个人信息模块包括RFID信息录入模块、RFID体征监测模块以及警报接收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和RFID个人信息模块的输出端均电连接信息传输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双向电连接对比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时间计数器、显示模块、警报模块、控制节点单元以及通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时间计数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反馈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对比模块包括第一对比模块、第二对比模块、第三对比模块、第四对比模块、第五对比模块、第六对比模块以及第七对比模块,所述控制节点单元包括第一控制节点单元、第二控制节点单元、第三控制节点单元以及第四控制节点单元,所述第一控制节点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节点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三控制节点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第四控制节点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第四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警报接收器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RFID信息录入模块包括姓名录入模块以及身份证号录入模块,所述RFID体征监测模块包括X射线检测仪、体温检测仪、酒精浓度检测仪。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液晶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为Zigbee网络或4G网络。
优选的,所述RFID个人信息模块由集成电路板构成,且集成电路板上嵌入有RFID信息录入模块、RFID体征监测模块以及警报接收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职业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以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以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45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