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样本冻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5442.7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2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通启恒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2 | 分类号: | G01N1/42;B01L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样本 冻存管 试管体 开口端 试管帽 本实用新型 硅胶密封圈 试管底座 封闭端 读写器 存储生物 螺纹连接 信息丢失 样本信息 纸制标签 传统的 固接 扫描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样本冻存管,包括试管底座(2)、试管体(5)和试管帽(4),试管体(5)具有一开口端和一封闭端,开口端与试管帽(4)螺纹连接,试管底座(2)与试管体(5)的封闭端固接,该生物样本冻存管还包括硅胶密封圈(3)及用于存储生物样本信息的RFID芯片(1),硅胶密封圈(3)设置在试管帽(4)与试管体(5)的开口端之间,RFID芯片(1)与试管体(5)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样本冻存管由于加装有RFID芯片,在收集生物样本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对生物样本冻存管批量扫描,同时RFID芯片设于冻存管内部,克服了传统的纸制标签脱落造成生物样本信息丢失的问题,便于对生物样本信息的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样本保存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样本冻存管。
背景技术
冻存管也叫冷冻管,冻存管一般用于实验室生物样本的低温保藏,一般在生物和医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另外在食品等其他行业实验中也会用到。传统的冻存管都是采用二维码对样本进行管理,大多为纸制标签,二维码标签不能批量扫描,且纸制二维码标签从冰箱内取出时会结霜,极易导致信息读取失败,由于纸制二维码标签是粘附在冻存管上的,还容易从冻存管上脱落使得生物样本信息丢失。
由此可见,现有的冻存管标签易丢失、读取不方便且不能实现批量扫描是现在生物样本保存与管理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标签不易丢失、读取方便且能实现批量扫描的生物样本冻存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样本冻存管,包括试管底座、试管体和试管帽,试管体具有一开口端和一封闭端,开口端与试管帽螺纹连接,试管底座与试管体的封闭端固接,生物样本冻存管还包括硅胶密封圈及用于存储生物样本信息的RFID芯片,硅胶密封圈设置在试管帽与试管体的开口端之间,RFID芯片与试管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的冻存管结构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加设了RFID芯片,RFID芯片可以作为电子标签存储生物样本信息,在管理生物样本的过程中,可以通过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批量获取生物样本信息,省去了传统的逐个对冻存管上的纸制标签进行扫描的过程,可以对冻存管上的电子标签批量进行扫描,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方便了生物样本信息的保存与管理。
进一步,试管体的封闭端外侧设有用于与试管底座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的长度小于试管底座沿着试管体中心轴线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试管体的封闭端端面的直径小于试管底座与其固接的一端的直径。这样可以将试管体封闭端的连接段部分插入试管底座内将二者固接。
进一步,RFID芯片封装于试管底座与试管体的封闭端之间,RFID芯片为与试管体的封闭端适配设计的圆片状结构,RFID芯片的直径小于试管体的封闭端端面的直径。
进一步,硅胶密封圈设置在试管帽内侧端,RFID芯片紧贴硅胶密封圈设置于试管帽内侧端。硅胶密封圈可以将RFID芯片卡到试管帽内。
进一步,RFID芯片的直径大于硅胶密封圈的内径,RFID芯片的直径大于试管体开口端的直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样本冻存管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RFID芯片,2、试管底座,3、硅胶密封圈,4、试管帽,5、试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生物样本冻存管的结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生物样本冻存管的结构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通启恒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惠通启恒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5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