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探伤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6326.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6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驱武;蓝彬泰;徐建军;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群鑫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20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文珊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市景德镇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发射接收 显示屏 自动化探伤 嵌入设置 初步处理 空余位置 设置按键 本实用新型 空间利用率 电线连接 检测数据 外部空间 手拿 体外 遮住 清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探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体和发射接收端,检测装置体右侧设有发射接收端,发射接收端通过电线连接在检测装置体中,发射接收端内部设有发射接收口,发射接收口嵌入设置在发射接收端中,发射接收端内部设有信号初步处理块,信号初步处理块嵌入设置在发射接收端中。该种自动化探伤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体右侧设有设置按键,设置按键嵌入设置在检测装置体,充分利用检测装置体外部空间,增大空间利用率,显示屏的尺寸略小于检测装置体外框,且显示屏左侧有空余位置,显示屏的大小能更清晰的显示检测数据,左侧空余位置的设置,可以防止手拿装置时遮住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探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探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的裂纹或缺陷,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着色探伤等方法,物理探伤就是不产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无损探伤,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
但现有的自动化探伤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内部重力过于平衡,使操作过程中,不好受力,容易发生意外,设置按键都在正面,使显示屏面积减小,而数据、文字变小,不够清晰,当把显示屏增大,装置体积也将会变大,不好操控,另外装置没有直接传输功能,需要通过U盘等媒介传输检测结果,极为麻烦。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自动化探伤检测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探伤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探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体和发射接收端,所述检测装置体右侧设有发射接收端,所述发射接收端通过电线连接在检测装置体中,所述发射接收端内部设有发射接收口,所述发射接收口嵌入设置在发射接收端中,所述发射接收端内部设有信号初步处理块,所述信号初步处理块嵌入设置在发射接收端中,所述检测装置体左侧设有绑带,所述绑带两端嵌入设置在检测装置体中,所述检测装置体顶部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嵌入设置在检测装置体中,所述检测装置体右上方设有总开关,所述总开关底部嵌入设置在检测装置体中,所述检测装置体背面设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四周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装置体中,所述检测装置体内部右侧设有设置PCB板,所述设置PCB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装置体中,所述检测装置体正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嵌入设置在检测装置体中,所述显示屏正面设有保护屏罩,所述保护屏罩嵌套设置在显示屏中,所述发射接收端上方设有橡胶保护套,所述橡胶保护套紧密贴合在发射接收端中。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体右侧设有设置按键,所述设置按键嵌入设置在检测装置体。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体顶部设有无线传输端口,所述无线传输端口底部嵌入设置在检测装置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体内部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焊接设置在检测装置体中,且固定支架设有两组,每组三个,呈“线性”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体内部设有运行PCB板,所述运行PCB板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中,且运行PCB板设有两块,正面的运行PCB 板大于背面的运行PCB板。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体内部左侧设有电源电池,且电源电池嵌入设置在检测装置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的尺寸略小于检测装置体外框,且显示屏左侧有空余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群鑫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景德镇群鑫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63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