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7682.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0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鹃;钱建华;史保康;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电京润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6 | 分类号: | H02S40/36;H02B1/46;H02B1/28;H02B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下盖 箱门 上盖 光伏防雷汇流箱 依次设置 固定架 立板 通孔 密封条 壳体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 安装定位 互相连通 检修维护 螺栓固定 散热性能 左右两侧 穿线柱 接触处 散热条 组合式 侧壁 拆装 铰接 对称 把手 分割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包括下盖、壳体和上盖,所述下盖、壳体和上盖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下盖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壳体的正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箱门和壳体的接触处设有密封条,所述壳体的侧壁和箱门的正面均设有散热条,所述壳体的底部均匀的设有穿线柱,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立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割成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立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通过通孔互相连通。下盖、壳体和上盖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实现组合式拆装,方便检修维护,方便安装定位,保证散热性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汇流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了减少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连接线,方便维护,提高可靠性,一般需要在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增加直流汇流装置。光伏防雷汇流箱系列产品就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而特别设计的,可与我们的光伏逆变器产品相配套组成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使用光伏汇流箱,用户可以根据逆变器输入的直流电压范围,把一定数量的规格相同的光伏组件串联组成1个光伏组件串列,再将若干个串列接入光伏防雷汇流箱进行汇流,通过防雷器与断路器后输出,方便了后级逆变器的接入。
光伏防雷汇流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光伏防雷汇流箱箱体结构比较复杂,不方便定位安装,散热性能难以保证,难以实现组合式拆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包括下盖、壳体和上盖,所述下盖、壳体和上盖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下盖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壳体的正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箱门和壳体的接触处设有密封条,所述壳体的侧壁和箱门的正面均设有散热条,所述壳体的底部均匀的设有穿线柱,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立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割成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立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通过通孔互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盖和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凸沿,所述下盖和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和上盖的连接处设也有凸沿,所述壳体和上盖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呈C型,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钢板折弯成型,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条均匀的纵向设置,所述散热条为厚度不超过1mm的铜铝合金板,所述散热条上均匀的开设有条形的散热孔,所述散热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优选的,所述穿线柱贯穿下盖,所述穿线柱内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圆弧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结构新颖,改变传统光伏防雷汇流箱复杂的结构,下盖、壳体和上盖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实现组合式拆装,方便检修维护,通过在下盖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钢板折弯成型,并开设有定位孔,方便安装定位,散热条均匀的纵向设置,散热条为厚度不超过1mm的铜铝合金板,并且散热条上均匀的开设有条形的散热孔,保证散热性能,通过立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割成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通过通孔互相连通,分类安装元器件,穿线柱内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圆弧倒角,减少对引线的磨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防雷汇流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电京润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电京润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7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发电智能防雷汇流箱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储能式太阳能光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