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内异味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8079.4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8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仿国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轿厢 过滤腔体 吸气风道 异味吸收 腔体 异味去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 吸气通道 联通管 电梯 圆周方向设置 侧部设置 抽气泵 内侧壁 侧壁 电体 轿厢 联通 下段 连通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内异味去除装置,包括电梯轿厢(1),电梯轿厢(1)的下段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吸气风道(2),吸气风道(2)沿电梯轿厢(1)圆周方向设置,吸气风道(2)上设置有若干吸气通道(21),吸气通道(21)的端部穿过电体轿厢(1)内侧壁;所述电梯轿厢(1)的侧部设置有异味吸收腔体(3),异味吸收腔体(3)与吸气风道(2)通过联通管(4)连通,联通管(4)上设置有抽气泵(41);所述异味吸收腔体(3)内设置有下部过滤腔体(5)和上部过滤腔体(6),上部过滤腔体(6)和下部过滤腔体(5)联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内异味去除装置,属于空气污染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现代建筑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土地空间,高层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越来越高,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必备公共设施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在人员居住密集的高层建筑中,电梯轿厢中常常会散落一些厨余垃圾的汁液,而厨余垃圾的汁液往往带有较浓的异味,因为电梯轿厢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异味不容易散发,使得电梯轿厢内异味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内异味去除装置,吸收净化公共电梯轿厢内的异味。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电梯内异味去除装置,包括电梯轿厢,电梯轿厢的下段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吸气风道,吸气风道沿电梯轿厢圆周方向设置,吸气风道上设置有若干吸气通道,吸气通道的端部穿过电体轿厢内侧壁;所述电梯轿厢的侧部设置有异味吸收腔体,异味吸收腔体与吸气风道通过联通管连通,联通管上设置有抽气泵;所述异味吸收腔体内设置有下部过滤腔体和上部过滤腔体,上部过滤腔体和下部过滤腔体联通,上部过滤腔体内设置有等离子净化装置,下部过滤腔体内设置有吸附过滤装置,上部过滤腔体的上端设置有排空管,排空管的一端与上部过滤腔体联通,排空管的另一端穿过异味吸收腔体顶端面;所述电梯轿厢的上端设置有送风腔体,送风腔体连接有若干送风管,送风管的端部开口设置于电梯轿厢内部顶端面上。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吸气通道将厨余垃圾挥发的异味气体吸收进吸气风道内,由于吸气通道的开口设置于电梯轿厢内侧壁的下部,使得异味气体还未向上升腾时就被吸收至吸气风道,使得电梯轿厢内上部空气内异味减轻。空气进入吸气风道后通过联通管进入到异味吸收腔体,通过下部过滤腔体的吸附过滤和上部过滤腔体的等离子净化将空气中进行吸附净化,将空气内的异味气体吸收分解,然后通过排空管将净化后的空气排空。因为吸气通道将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吸收,使得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减少、气压降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轿厢通过送风腔体与外部连通,通过送风管将外部空气送入到电梯轿厢内,由于送风管在电梯轿厢内由上至下吹送空气,使得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向下流动,更加容易被吸气风道吸入。并且由于空气向下流动,使得电梯轿厢地面上的异味气体不容易向上升腾,防止异味气体进入到电梯轿厢内上部。
优化的,上述电梯内异味去除装置,所述吸附过滤装置包括若干层预浸有过滤液体的无纺布层,无纺布层设置于下部过滤腔体内。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无纺布层内过滤液体吸收空气内的异味气体。由于异味气体大都溶于有机溶液,所以过滤液可以是水与有机溶液的混合液体。
优化的,上述电梯内异味去除装置,所述下部过滤腔体内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隔板,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均设置有无纺布层。
优化的,上述电梯内异味去除装置,相邻的两个隔板的端部分别与下部过滤腔体相对的两个内壁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下部过滤腔体内隔板形成了一个回型通道,延长了空气通过下部过滤腔体的时间,方便过滤液对空气内的异味气体进行吸收,提高了吸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仿国,未经吴仿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8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等离子废气净化处理设备
- 下一篇:等离子光氧催化废气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