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焙烧炉内壁刮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8527.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1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光;丁煜;严淑;高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连杆 底部连杆 焙烧炉内壁 传动底盘 承插 肋部 本实用新型 刮灰装置 焙烧炉 传动轴 连接板 电机 金属氧化物 倾斜设置 富集 两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焙烧炉内壁刮灰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承插传动底盘、底部连杆、连接板、肋部连杆、刮耙和横连杆;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与所述承插传动底盘固定连接,所述承插传动底盘与所述底部连杆固定连接,底部连杆倾斜设置,所述横连杆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焙烧炉的中部和上部,上部的横连杆和下部的横连杆之间通过多根肋部连杆固定连接,多根肋部连杆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刮耙的上部与上部的横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刮耙的下部与所述底部连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影响焙烧炉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将焙烧炉内壁富集的金属氧化物除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焙烧炉内壁刮灰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或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酸废液。喷雾焙烧法酸再生技术通过对该废液进行回收处理,不但能消除废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而且回收的废酸和金属氧化物还能继续为生产服务。该技术的核心工艺设备为焙烧炉:从生产线排出的废酸经过滤、浓缩和加压后从焙烧炉顶部喷入,其中所含的水分和焙烧产生的酸性气体变为蒸汽从顶部排出,焙烧产生的金属氧化物输送至焙烧炉底部出料口排出,二者分别再进行处理后得以回收利用。
金属氧化物在焙烧炉内经焙烧后呈粉尘状态,正常情况下应当下落至炉底以便进行收集排出,然而在某些条件(温度、湿度、气流等)下会富集到焙烧炉内壁并积灰结块,一方面增强了炉壁的保温效果,造成炉温容易超过正常值而停机,另一方面金属氧化物积灰不断增厚,到一定程度时会整块下落,对炉底设备或检修人员造成伤害。
尽管操作人员对工艺参数进行多方调整尝试,但金属氧化物在焙烧炉内壁的富集乃至结块现象仍难以根除,特别是水酸操作转换或者炉况波动期间,炉壁积灰结块几乎必然发生。目前采用的积灰去除方法一般为,停炉期间由操作工人进入炉体内部,用工具将积灰去除。该方法不但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有被高处掉落的结块砸伤的危险,并且有时积灰过厚影响运行时,还不得不采取计划外停炉处理积灰,造成不必要的炉况波动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焙烧炉内壁刮灰装置,可以在不影响焙烧炉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将焙烧炉内壁富集的金属氧化物除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焙烧炉内壁刮灰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承插传动底盘、底部连杆、连接板、肋部连杆、刮耙和横连杆;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与所述承插传动底盘连接,所述承插传动底盘与所述底部连杆固定连接,底部连杆倾斜设置,所述横连杆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焙烧炉的中部和上部,上部的横连杆和下部的横连杆之间通过多根肋部连杆固定连接,多根肋部连杆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刮耙的上部与上部的横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刮耙的下部与所述底部连杆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承插传动底盘上方连接有筋板,筋板上开有向上外侧方向的承插孔,穿过承插孔的孔壁开有紧固件孔,承插孔数量至少为三个,绕焙烧炉壁的圆柱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底部连杆的下端插入所述承插孔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部连杆的上端开有上紧固件孔,杆身的下端开有下紧固件孔,杆身的中上部开有中紧固件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上开有向外方向的承插孔,所述肋部连杆的端部插入承插孔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刮耙设置有至少三个,绕焙烧炉壁的圆柱轴线均匀布置,各刮耙上的齿相互错开排列。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炉内壁刮灰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无需停炉,随时清灰,无需维护,运行可靠。该装置结构主体为细长杆件,不影响炉内反应气流,也不影响炉内其他零件工作;炉内结构安装完成后即形成无相对运动的整体,不存在磨损和松脱可能;炉内零件均采用耐热耐蚀材质,且放置方式避开最不利的高温区域,驱动元件外置,一旦安装后即可长期使用,清灰效果可靠,完全杜绝金属氧化物结块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8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频炉烧结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冷用冷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