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旁路负荷开关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9357.8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4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飞;陆华鹏;王永建;李进;唐静涛;孙立国;顾晗;丁宝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H02B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661199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旁路负荷开关 接线 支管 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 防护装置 滚轮组件 接地端子 支撑杆 开口 箱体右侧板 箱体左侧板 底板 电力设备 电网系统 容置空腔 使用寿命 仪表盘 操作杆 侧壁 进线 展示 出线 容纳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电网系统的电力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旁路负荷开关的防护装置,包括箱体、支撑座、接地端子和接线支管,支撑座设置在箱体的底部,接线支管和接地端子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箱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旁路负荷开关的容置空腔,箱体上具有用于展示旁路负荷开关的操作杆的第一开口和用于展示旁路负荷开关的仪表盘的第二开口;接线支管包括设置在箱体左侧板上的进线接线支管和设置在箱体右侧板上的出线接线支管;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杆和滚轮组件,第一支撑杆和滚轮组件均安装于箱体的底板上。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对旁路负荷开关起到保护作用,延长旁路负荷开关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旁路负荷开关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电网系统的电力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旁路负荷开关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10kV配网带电作业现有旁路负荷开关在带电作业日常使用过程中,长期暴露于户外,日晒雨淋后绝缘性能会下降,外壳易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同时,10kV配网带电作业用旁路负荷开关合闸装置也暴露于户外,虽合闸装置人为配了一把锁,但也存在安全隐患。加之,10kV配网带电作业用旁路负荷开关体积笨重,不利于搬运,且旁路电缆与旁路负荷开关连接处无依托装置,容易弯折,长期使用容易中电缆绝缘性能会下降,易老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旁路负荷开关的防护装置,用于对旁路负荷开关起到保护作用,延长旁路负荷开关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旁路负荷开关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旁路负荷开关的防护装置,包括箱体、支撑座、接地端子和接线支管,所述支撑座设置在箱体的底部,所述接线支管和接地端子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
所述箱体为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面板和后背板构成的长方体结构,箱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旁路负荷开关的容置空腔,所述顶板与底板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前面板与后背板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前面板和后背板的顶面均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左侧板、右边侧板和后背板的底面均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前面板的底边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用于展示所述旁路负荷开关的操作杆的第一开口,所述前面板上还开设有用于展示所述旁路负荷开关的仪表盘的第二开口,所述左侧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腔的第一通孔,所述右侧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数量均为三个;
所述接线支管包括进线接线支管和出线接线支管,所述进线接线支管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左侧板上,所述出线接线支管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右侧板上,所述进线接线支管和出线接线支管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进线接线支管与三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并连通,三个所述出线接线支管与三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并连通;
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杆和滚轮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靠近所述前面板的一端,所述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靠近所述后背板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接地端子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右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还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旁路负荷开关的上盖伸出的第三通孔。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还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旁路负荷开关的提手伸出的第四通孔。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拉手,所述拉手固定在所述后背板上。
优选地,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滚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滚轮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贯通的第五通孔和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贯通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用于容纳所述旁路负荷开关的支脚。
优选地,所述后背板上还开设有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9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