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TEC制冷片的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0744.3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周朝阳;李黎;曹文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空间 隔热空间 制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中隔板 冷面 隔离 制冷效率 面产生 吸收热 冷热 热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TEC制冷片的制冷装置,包括用于TEC冷面的保温空间与用于TEC热面的隔热空间,所述保温空间与隔热空间采用中隔板隔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于TEC制冷片的制冷装置,通过中隔板设置有可以隔离TEC冷面与热面的保温空间与隔热空间,从而将冷热与热面分开,避免冷面吸收热面产生的热量,提高了制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TEC制冷片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量子通信产品开发设计中,一些特殊元器件(如单光子探测器)需要在-40°左右的低温下工作,以提高其工作效率,目前大都采用TEC制冷片对该特殊元器件制冷,制冷过程中采用图1所示的方式,TEC制冷片放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TEC冷面和被制冷器件接触,热面和外壳接触,然后通过风扇或者是其他的散热方式将热面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这种热面和冷面处在同一密闭的空间内,热面产生的热会是被冷面吸收,从而降低冷面的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TEC制冷片的制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TEC制冷片的热面和冷面处在同一密闭的空间内,热面产生的热量被冷面吸收,降低了冷面制冷效果的技术性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TEC制冷片的制冷装置,包括用于TEC冷面的保温空间与用于TEC热面的隔热空间,所述保温空间与隔热空间采用中隔板隔离。
优选地,所述保温空间包括用于放置被制冷器件的保温罩,被制冷器件与TEC冷面的接触面位于保温罩内。
优选地,所述保温空间包括上盖及上隔热棉,所述上盖与中隔板盖合形成保温罩容置空间,所述保温罩设置在保温罩容置空间内,所述上隔热棉安装在上盖与中隔板之间,所述上隔热棉、TEC冷面以及保温罩构成了被制冷器件的容置空间。
优选地,所述隔热空间包括导热下壳,所述导热下壳与中隔板下部盖合,所述导热下壳的内底面设有TEC制冷片的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隔热空间包括下隔热棉,所述下隔热棉安装在导热下壳与中隔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导热下壳的外侧设有散热齿片。
优选地,所述上盖、中隔板以及导热下壳通过长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盖与中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导热下壳与中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TEC制冷片的制冷装置,通过中隔板设置有可以隔离TEC冷面与热面的保温空间与隔热空间,从而将冷热与热面分开,避免冷面吸收热面产生的热量,提高了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TEC制冷片的制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TEC制冷片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于TEC制冷片的制冷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保温空间100,保温罩101,上盖102,上隔热棉103,保温罩容置空间104,隔热空间200,导热下壳201,下隔热棉202,散热齿片203,中隔板300,被制冷器件400,长螺钉500,密封条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0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热交换系统、磁热式制冷装置及热弹性冷却设备
- 下一篇:半导体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