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基坑支护的内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0755.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4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马栋;张明聚;黄立新;郭雪源;王武现;谢治天;杨世鹏;冯义涛;汪春生;李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龙礼妹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管 连接盘 支撑主体 内支撑装置 基坑支护 连接缀板 本实用新型 平行设置 约束拉杆 灌注混凝土 施工效率 刚度强 可重复 冠梁 管壁 外壁 围檩 拆除 贯穿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内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连接缀板及约束拉杆。支撑主体包括2个平行设置的空心管;第一连接盘连接在支撑主体的一端,与2个空心管同时连接;第二连接盘连接在支撑主体的另一端,亦与2个空心管同时连接;连接缀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2个空心管的外壁上;约束拉杆贯穿空心管,其两端均设置在空心管的管壁上。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基坑支护的内支撑装置,2个空心管平行设置,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及连接缀板配合,将2个空心管相互固定,而后向空心管内灌注混凝土,再将支撑主体相互连接,对冠梁或围檩进行支撑,刚度强,质量轻,安装和拆除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可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内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内支撑支护结构是基坑支护的一种常用支护形式,主要包括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等类型。这两种支护形式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钢支撑,整体刚度差,当基坑跨度较大时,钢支撑会因挠度过大而失稳。
混凝土支撑,虽然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且变形小,但自重大,安装及拆除较为困难,需要较长施工工期,且材料不能重复使用。混凝土支撑,从绑钢筋、支模板、浇捣至养护的整个施工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做到随挖随撑,不利于控制墙体或桩体变形。并且,当采用爆破方法拆除支撑时,会出现噪声、振动以及碎块飞出等危害;而人工拆除的劳动强度大,耗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内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支撑装置刚度差,及混凝土支撑安装和拆除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内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连接缀板及约束拉杆;
所述支撑主体包括2个平行设置的空心管;
所述第一连接盘连接在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与2个所述空心管同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盘连接在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端,亦与2个所述空心管同时连接;
所述连接缀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2个所述空心管的外壁上;
所述约束拉杆贯穿所述空心管,其两端均设置在所述空心管的管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盘与所述第二连接盘均垂直于所述空心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空心管的端部。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均与空心管垂直连接,便于支撑主体顺次首尾对接,连接形成对撑,即直线状的支撑装置,对冠梁或围檩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盘与所述第二连接盘的结构相同。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的结构相同,即空心管两端的连接盘的结构相同,不必区分首尾、有利于支撑装置整体的快速架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盘垂直于所述空心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空心管的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盘与所述空心管的长度方向成夹角设置在所述空心管的端部。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连接盘相对于空心管倾斜设置,与冠梁或围檩直接连接,使得支撑主体能够与冠梁或围檩成夹角,形成角撑,使得支撑装置的适用性更强,满足多种使用需求,架设更加方便、灵活。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矩形的空心管更加便于设置连接件,便于组装,也便于运输,同时,架设后空心管的位置稳定性更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设置有注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0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土木工程组合桩
- 下一篇:一种土钉锚杆联合支护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