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空调盖门用防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1653.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3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庞学博;鞠盈子;薛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董彬;涂文诗 |
地址: | 116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门 防护机构 轨道车辆空调 锁头 锁挡板 锁具 通孔 产生设备 较高位置 解除锁定 空调机组 螺母紧固 下降过程 支座底面 转轴连接 行车安全 安装孔 几字形 转动件 门锁 侧壁 弹簧 方孔 紧固 锁闭 锁舌 锁体 压紧 穿过 体内 钥匙 合并 保证 | ||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盖门用防护机构,包括箱体上的盖门,其特征在于:盖门上设有通孔,支座,锁头穿过以上通孔被螺母紧固。锁体内设有与锁舌ii连接在一起的弹簧与连杆。转轴连接锁头与转动件,锁体与截面为几字形的支座底面相互贴合并被紧固。在箱体的侧壁上固定有截面为L形的锁挡板ii,该锁挡板ii的一边上设有安装孔而另一边上设有方孔。这种空调机组盖门用防护机构,可实现在盖门下降过程中的较高位置就自动将盖门锁住,不能自行打开。在需要打开盖门时,只需要用与旋转压紧锁具相同的钥匙将防护机构打开,就可将盖门解除锁定并打开。如盖门上的锁具没有正常锁闭好,该机构可防止盖门被吹开,避免产生设备损坏或更严重的后果,保证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轨道车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机车、地铁、城市轻轨和动车组上都普遍采用空调来调节司机室和客室内的空气温度,为司乘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目前轨道车辆用空调多采用顶置式。对于顶置式空调机组,检修盖门都通过绞链4设置在空调箱体的上表面,为方便维修常采用旋转压紧锁进行锁闭。因为机组的蒸发腔侧需要密封性,所以使用密封条密封,现有技术中的顶置式空调机组是依靠锁具的压紧起到密封压紧功能的。为达到锁闭和密封性能每个盖门常采用3至5个旋转压紧锁。在空调的安装和检修维护过程中,打开盖门后再次关闭时,需要向下压住盖门,压缩密封条后,再旋转锁具才能正常的锁闭好。如盖门顶到密封条上时,操作人员向下按压力不够,锁具的锁舌就有可能没有旋转到锁挡板的下方,而是旋转到锁挡板的侧面,产生锁闭的假象。此时锁具没有正常锁闭盖门,盖门实际处于打开状态,而且操作人员不仔细查看也不易发现。随着轨道车辆速度提高,车顶的空气流速很大,很容易将未锁闭的检修盖门吹开。打开的检修盖门已经超出车辆通过限界,会与车辆上方的输电用电线电缆或其他铁路线路上的设置相撞,产生设备损坏或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要求空调机组盖门上除旋转压紧锁具之外还必须设置防护机构,或称为二级防护机构,防止在锁具未正常锁闭时盖门被风吹开的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车辆空调盖门用防护机构,包括空调箱体上通过绞链连接的盖门,该盖门内周边还嵌有密封条,其特征在于:在盖门上设有通孔,设有与通孔同样大小的通孔的截面为几字形的支座,锁头穿过以上通孔被螺母所紧固。锁体内设有与锁舌ii连接在一起的弹簧与连杆。锁体内还设有转动件,转轴连接锁头与转动件。锁体与截面为几字形的支座底面相互贴合并被紧固。在空调箱体的侧壁上固定有截面为L形的锁挡板ii,该锁挡板ii的一边上设有安装孔而另一边上设有方孔。锁体与截面为几字形的支座底面被螺栓副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空调机组盖门用防护机构,通过设置可自动锁住的防护机构,可实现在盖门下降过程中的较高位置就自动将盖门锁住,不能自行打开。在需要打开盖门时,只需要用与旋转压紧锁具相同的钥匙将防护机构打开,就可将盖门解除锁定并打开。如盖门上的锁具没有正常锁闭好,该机构可防止盖门被吹开,避免产生设备损坏或更严重的后果,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14张,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轨道车辆空调用的盖门机构外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空调机组盖门用旋转压紧锁锁闭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空调机组盖门用旋转压紧锁未正常锁闭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空调盖门用防护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序号为9的零件即锁挡板ii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A-A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盖门防护机构自动锁闭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1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