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锻压上模0度脱模的锻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1861.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8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锦隆润溢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 锻压模具 弹性件 上模镶件 锻压上模 等高套 上模座 退料板 拔模 避空 顶料 挂台 脱模 本实用新型 螺栓 产品加工 产品脱模 加工余量 局部变形 螺栓连接 平面度 压缩量 保证 导柱 良率 下模 大面 释放 检测 平衡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一种锻压上模0度脱模的锻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弹性件避空板、上模退料板、弹性件、上模镶件、下模和导柱,所述上模拔模角度为0度,所述上模镶件设有挂台,所述挂台固定在上模弹性件避空板上,所述上模座和上模退料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上还套设有等高套。锻压模具的上模拔模角度为0度,上模镶件容易加工,需要检测尺寸时也更容易,产品的精度高,减少CNC的加工余量;采用大面顶料,可以防止产品局部变形,能很好地保证产品的平面度,没有顶料痕,锻压模具内应力能够得到较充分释放,从而提高产品加工的良率,减少CNC加工余量;等高套能保证每个弹性件的压缩量足够均匀,从而保证产品脱模平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锻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锻压上模0度脱模的锻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电子产品的外壳采用金属材料,比如,不锈钢、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等,普遍的加工方法为锻压之后进行CNC加工,CNC加工需要锻压的半成品平面度好,加工余量小,但是现有的锻压模具为了能够拔模方便,上模镶件都设有拔模角度,模具加工费时费力,精度不易控制,模具尺寸检测也比较困难,半成品的加工余量较大,CNC工艺加工时间和成本都较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精度易控制、尺寸检测更容易、半成品加工余量小的锻压上模0度脱模的锻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锻压上模0度脱模的锻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弹性件避空板、上模退料板、弹性件、上模镶件、下模和导柱,所述上模拔模角度为0度,所述上模镶件设有挂台,所述挂台固定在上模弹性件避空板上,所述上模座和上模退料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上还套设有等高套。
其中,所述上模退料板与上模镶件滑配,间隙为0.015mm。
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力胶。
其中,所述弹性件的压缩行程为3-10mm。
其中,所述锻压模具的顶料行程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锻压模具主要应用于五金手机外壳、智能穿戴产品的金属外壳加工领域,所述锻压模具的上模拔模角度为0度,上模镶件容易加工,需要检测尺寸时也更容易,上模镶件和上模退料板承受压力变小,从而延长了锻压模具的使用寿命,产品的精度高,减少CNC的加工余量,可以降低CNC工艺中的加工时间和成本;采用0度拔模角度时,产品的脱模会非常困难,产品容易变形,影响平面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大面顶料,可以防止产品局部变形,能很好地保证产品的平面度,没有顶料痕,锻压模具内应力能够得到较充分释放,从而提高产品加工的良率,减少CNC加工余量;另外等高套能保证每个弹性件的压缩量足够均匀,从而保证产品脱模平衡,进一步保证产品具有的良好的平面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锻压上模0度脱模的锻压模具实施例正面半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锻压上模0度脱模的锻压模具实施例侧面半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锻压上模0度脱模的锻压模具实施例正面半剖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锻压上模0度脱模的锻压模具实施例侧面半剖立体图。
其中,1、上模座;2、上模弹性件避空板;3、上模退料板;4、弹性件;5、上模镶件;51、挂台;6、下模;7、导柱;8、螺栓;9、等高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锦隆润溢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锦隆润溢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1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