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3501.5 | 申请日: | 201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6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德来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2D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3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环 桩盖 壳体 桩体 公路路基 活动套接 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 内部固定 上表面 碎石桩 折线段 表面开设 加强钢筋 顶盖 抗拔性 抗压性 体内部 套接 通孔 凸槽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包括桩体和壳体,所述壳体活动套接在桩体内部,所述桩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L形折线段,所述桩体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桩体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桩盖,所述桩盖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L形折线段,所述桩盖的底部开设有凸槽,所述桩盖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顶盖,所述桩盖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加强钢筋,所述第一圆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固定块、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连杆,解决了目前的公路路基不具有抗压性和抗拔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显著发展,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人们出行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公路建设来说,保证路基的质量是关键,而随着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对于路基施工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
碎石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与地基土形成符合地基,使得地基刚度和承载力提高,沉降量减小。随着交通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公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现有的碎石桩在结构上只是填充混泥土、碎石等,其结构较为单一,在抗压性和抗拔性的效果上较差,并且,其桩盖与桩体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桩盖极容易出现偏移,对碎石桩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不能适应于日益发展的公路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解决了目前路基碎石桩不具有抗压性和抗拔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包括桩体和壳体,所述壳体活动套接在桩体内部,所述桩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L形折线段,所述桩体的内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桩体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桩盖,所述桩盖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L形折线段,所述桩盖的底部开设有凸槽,所述桩盖的上表面活动套接有顶盖,所述桩盖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加强钢筋,所述第一圆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加强钢筋,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分别固定套接在桩盖表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的顶端分别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母,所述桩体内部装载有填充物。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的下端均为锥形,且第一加强钢筋的长度大于第二加强钢筋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桩体与桩盖之间放置有土工织物或土工格栅。
优选的,所述由一个第一加强钢筋和五个第二加强钢筋及三个壳体组成一个框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顶端的外表面为螺纹状。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大小与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匹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路基碎石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固定块、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连杆,在打好的桩体,将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二加强钢筋分别对应固定套接在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内,然后把固定套接好的第一加强钢筋、第二加强钢筋及壳体一起放进打好的桩体内,第一加强钢筋、五根连杆和五根第二加强钢筋形成梅花状的筋骨,通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梅花状的筋骨使得浇筑后的碎石桩更具有机械强度,具有更高的耐压性,结构稳定,具有较强的耐压性和抗拔性,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公路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德来,未经杨德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3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附着力的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