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环保蓄水降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4313.4 | 申请日: | 201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1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军;朱伟;刘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星辰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风管 地下蓄水池 高层建筑物 室内建筑 汇流池 送风管 楼顶 建筑物本体 降温系统 蓄水 侧壁 连通 建筑物 本实用新型 室内送风口 顶部设置 上端侧壁 室内降温 竖直设置 下端侧壁 烟囱效应 上端 抽风口 地下风 顶层 下端 环保 雨水 回落 室内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环保蓄水降温系统,包括建筑物本体、竖直设置的上升抽风管和上升送风管;所述建筑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楼顶汇流池、地下蓄水池、以及室内建筑层;所述上升抽风管的上端位于所述楼顶汇流池的上方,所述上升抽风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地下蓄水池中,所述上升抽风管的侧壁在所述楼顶汇流池的高度处设置有蓄水回落口,所述上升抽风管的侧壁在所述室内建筑层的高度处设置有室内抽风口;所述上升送风管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室内建筑层的室内送风口,所述上升送风管的下端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地下蓄水池的地下风进口。通过收集高层建筑物的顶层雨水,结合高层建筑物的烟囱效应来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室内降温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代城市绿色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物环保蓄水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物楼层的高度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物的烟囱效应越来越明显;而现有技术中在夏季时,常规的高层建筑物依然多采用传统的家用空调或中央空调的方式来进行降温;未见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烟囱效应来对高层建筑物进行降温的技术方案;此外现有技术中,未见对高层建筑物的顶层雨水进行收集以用于室内降温的方案公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环保蓄水降温系统,能够通过收集高层建筑物的顶层雨水,结合高层建筑物的烟囱效应来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室内降温作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物环保蓄水降温系统,包括建筑物本体、竖直设置的上升抽风管和上升送风管,所述上升抽风管的上、下端开口,所述上升送风管的上、下端封闭;所述建筑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楼顶汇流池、地下蓄水池、以及位于所述楼顶汇流池和所述地下蓄水池之间的室内建筑层;所述上升抽风管的上端位于所述楼顶汇流池的上方,所述上升抽风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地下蓄水池中,所述上升抽风管的侧壁在所述楼顶汇流池的高度处设置有蓄水回落口,所述上升抽风管的侧壁在所述室内建筑层的高度处设置有室内抽风口;所述上升送风管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室内建筑层的室内送风口,所述上升送风管的下端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地下蓄水池的地下风进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蓄水溢流管,所述蓄水溢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地下蓄水池,所述蓄水溢流管的另一端连通地下排水管道;所述地下风进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蓄水溢流管与所述地下蓄水池的连接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室内建筑层位于地面上方,所述地下蓄水池位于地面下方,所述蓄水溢流管上设置有联通地面上方的地下进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下进气管的下端连通所述蓄水溢流管,所述地下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风防雨帽;所述上升抽风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通风防雨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室内抽风口处设置有室内抽风管,所述室内抽风管为L型,且所述室内抽风管的水平末端位于所述上升抽风管中,所述室内抽风管的竖直末端朝上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室内抽风管的水平末端为楔形结构,且所述室内抽风管的水平末端顶部长度大于底部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建筑物环保蓄水降温系统,能够通过收集高层建筑物的顶层雨水,结合高层建筑物的烟囱效应来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室内降温作业,从而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环保蓄水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星辰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星辰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4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利用的空调系统
- 下一篇:组合式空调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