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面漂浮跟踪光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4376.X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7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聚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F24S30/00;F24S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组件 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光伏系统 连接组件 驱动装置 水面漂浮 中部开口 功能面 水面利用率 光伏设备 光照辐射 倾斜设置 跟踪 底端 伸入 发电量 转动 水面 缓解 太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面漂浮跟踪光伏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伏组件的倾角始终保持同一个角度导致发电量相对不高的技术问题。包括支撑装置、连接组件、驱动装置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中部开口、能够浮于水面、并且具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功能面。支撑装置,底端固定于水底,顶端伸入光伏组件的中部开口。连接组件,位于光伏组件和支撑装置之间,能够围绕支撑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光伏组件转动以使光伏组件的功能面朝向太阳。本实用新型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照辐射量,大幅度提高了水面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面漂浮跟踪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近几年光伏大发展,光伏电站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土地及接入站点的制约。在此背景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成为近年比较热门的话题,这项技术在国外的发展要较国内早,已经有了一些成功案例,国内目前处于刚起步阶段。
水面漂浮光伏电站是利用水上基台将光伏组件漂浮在水面进行发电。根据日本多年的水面漂浮电站使用经验及数据显示,水面漂浮电站较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屋顶采光瓦式光伏电站、地面式光伏电站,同类地区相同数量的光伏组件据测算每年要多发10%左右的电量,且前后排距离要小于地面式光伏电站与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率亦高于其他光伏电站。
目前漂浮电站中安装的光伏组件均是固定倾角,整个方阵的四周通过大量的锚固系统进行锚固,锚固系统是通过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漂浮电站的方阵上,另一端连接混凝土块、船锚沉入水底进行固定,或者通过水底打钢桩或者混凝土管桩的方案对钢丝绳的一端进行固定,从而达到固定漂浮电站方阵的目的。
但是,目前的锚固系统施工量大且安装繁琐,安装时需要留有一定长度的钢丝绳余量,以防止水位的涨落,对于水位变化较大的项目将会需要很长的钢丝绳满足漂浮方阵的活动余量,锚固方案不够经济,且水位较浅时漂浮方阵的水面的活动区域较大,使得水面的利用率不高。另外光伏组件的倾角始终保持同一个角度,使得漂浮电站的发电量相对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漂浮跟踪光伏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伏组件的倾角始终保持同一个角度导致发电量相对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水面漂浮跟踪光伏系统,包括支撑装置、连接组件、驱动装置和光伏组件;
所述光伏组件,中部开口、能够浮于水面、并且具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功能面;
所述支撑装置,底端固定于水底,顶端伸入所述光伏组件的中部开口;
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支撑装置之间,能够围绕所述支撑装置旋转;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光伏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光伏组件的功能面朝向太阳。
更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顶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能够带动所述连接组件转动。
更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为回转减速机。
更进一步地,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光伏组件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多个螺旋桨单元。
更进一步地,
所述螺旋桨单元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的角部。
更进一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聚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聚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4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车用光伏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铝合金边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