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型移动式米蛾成虫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4415.6 | 申请日: | 201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4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鲁新;冯大泉;毛刚;周淑香;常雪;孙康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6 | 分类号: | A01M1/06;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虫 收集装置 软管 吸气泵 简易型 米蛾卵 移动式 吸头 工厂化生产线 抽风 本实用新型 成虫产卵笼 工厂化生产 产卵装置 负压吸气 固定管道 密封容器 吸气机构 内装置 中空的 省略 残肢 鳞片 装笼 连通 机械化 损伤 捕捉 洁净 室内 饲养 伤害 配套 污染 环节 |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移动式米蛾成虫收集装置,由吸头、吸蛾软管、吸蛾筒、吸气泵组成;所述的吸蛾筒为中空的密封容器,在吸蛾筒内装置有米蛾成虫产卵笼,吸蛾筒的顶部通过固定管道与吸蛾软管和吸头连接,吸蛾筒的下部通过抽风软管与吸气泵连通,构成负压吸气系统。采用吸蛾筒、吸气泵构成的吸气机构,实现了机械化捕捉米蛾成虫,解决了收集过程中的成虫损伤问题;显著降低了人工抓蛾时对米蛾的伤害;收集的成虫可以直接进入米蛾产卵装置,省略了成虫再装笼的环节;大大降低了米蛾鳞片和残肢对米蛾卵的污染,提高了米蛾卵的洁净程度,适于室内开放式米蛾饲养,该收集装置可以直接配套到米蛾工厂化生产线上,适用于米蛾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简易型移动式米蛾成虫收集装置,属于农业生物防治害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米蛾
目前查到有关米蛾人工饲养过程中的成虫收集技术方面的专利6项:
“一种大量生产米蛾的工艺(专利号:CN 99111515.5)”;
“一种米蛾成虫收集机(专利号:CN 101940191 B)”;
“一种收集米蛾成虫的新方法(专利号:CN 102652504 B)”;
“一种米蛾自动收集装置(专利号:CN 102860289 B)”;
“一种简便实用的米蛾成虫收集装置(专利号:CN 105494271 A)”;
“米蛾自动收集装置(专利号:CN 106719444 A)”。
专利的米蛾成虫收集方法是,采用幼虫生长发育后期在米蛾饲料中预埋两条平行绳子,使幼虫附着绳上结茧,结茧完成后提出绳子,带出蛹茧,将蛹茧集中在产卵笼中羽化。而在该技术中预埋绳子比较费工,收集的蛹茧附着饲料较多而污染产卵笼,给米蛾卵的净化带来很大困难;
专利的米蛾成虫收集方法是,在米蛾饲养的出蛾期将附着米蛾成虫饲养盒盖放入带有吸风的装置中,将饲养盒盖上的成虫吸入成虫收集笼。而该技术操作过程中成虫容易逃逸,需每天人工搬动大量的米蛾饲养盒;
专利米蛾成虫收集方法是,采用CO2气体麻醉米蛾成虫方法,在米蛾出蛾前期将饲养盒人工移到封闭的箱子中,到出蛾期每天向密闭的箱子中充入CO2气体,使成虫麻醉下落后收集。在该技术操作过程中由于米蛾个体发育历期和速度的差异,未发育到成虫期的米蛾(幼虫和蛹)反复受到麻醉,对其以后的发育和产卵量影响较大,成虫中含饲料残渣较多,很难去除。米蛾发育至成虫期时需要变换到专门的空间中饲养,过程比较繁琐和费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4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用智能害虫捕捉器
- 下一篇:一种有机蔬菜大棚驱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