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罐车降温车棚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4967.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3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川;方昆钊;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三江港口储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A62C3/06;B05B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98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管 喷淋管 连通 控制阀 主管道 支撑组件 车棚 喷淋装置 斜上方 油罐车 本实用新型 顶棚 盖设 排布 喷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罐车降温车棚,其包括:若干支撑组件、安装于支撑组件上的喷淋装置、盖设于支撑组件顶部上的顶棚。喷淋装置包括主管道、与主管道连通的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第三转接管及第四转接管、与第一转接管连通的第一喷淋管、与第二转接管连通的第二喷淋管、与第三转接管连通的第三喷淋管、与第四转接管连通的第四喷淋管。第一转接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第二转接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第三转接管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第四转接管上安装有第四控制阀。第一喷淋管、第二喷淋管、第三喷淋管及第四喷淋管自靠近主管道的方向向远离主管道的方向排布,第二喷淋管位于第一喷淋管的斜上方,第三喷淋管位于第四喷淋管的斜上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罐车降温车棚。
背景技术
油库区的储存的液体石化物料一般都是通过油罐车在装车台上分批装载运输到各个地方。但是油罐车在夏天炎热环境下入库时车体温度接近60℃高温,车内物料挥发加剧,蒸气压上升,易燃易爆、静电积聚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给后续装卸作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导致轻质液体石化物料装卸过程中因高温的蒸发损耗,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为此保证安全作业,提高经济效益,急需一种在油罐车进行装卸之前进行降温处理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油罐车装卸时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温效果好、安全的油罐车降温车棚。
一种油罐车降温车棚,包括:若干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喷淋装置、盖设于所述支撑组件顶部上的顶棚;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主管道、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第三转接管及第四转接管、与所述第一转接管连通的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二转接管连通的第二喷淋管、与第三转接管连通的第三喷淋管、与所述第四转接管连通的第四喷淋管;所述第一转接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转接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转接管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转接管上安装有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一喷淋管、第二喷淋管、第三喷淋管及第四喷淋管自靠近所述主管道的方向向远离所述主管道的方向排布,所述第二喷淋管位于所述第一喷淋管的斜上方,所述第三喷淋管位于所述第四喷淋管的斜上方。
上述油罐车降温车棚,包括若干支撑组件、安装于支撑组件上的喷淋装置、盖设于支撑组件顶部上的顶棚,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形成第一喷淋工位,第三喷淋管与第四喷淋管形成第二喷淋工位。使用时,当有两台油罐车在油罐车降温车棚内时,同时打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及第四控制阀,第一喷淋管、第二喷淋管、第三喷淋管及第四喷淋管喷出水雾对油罐车进行降温。当只有一辆油罐车时,只需要打开对应工位的喷淋管就行,在保证喷淋效果的同时节约喷淋用水,可选择性使用,非常灵活。该油罐车降温车棚,通过布置四条喷淋管,保证了喷淋范围且和效果,油罐车在装卸车前经过喷淋降温,表面温度可降到30℃左右,降低液体物料装卸车作业的安全隐患和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风险。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油气的挥发量,装卸车过程产生的损耗,降温效果好、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条竖直架、安装于所述竖直架上的拱形架、安装于所述拱形架上的两条第一拉臂及第二拉臂,所述第二拉臂位于两条所述第一拉臂的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靠近所述主管道的所述拱形架上安装有一第三拉臂、第四拉臂及第五拉臂,所述第三拉臂支撑所述第二喷淋管、第三喷淋管及第四喷淋管的部分段,所述第四拉臂支撑所述第三喷淋管及第四喷淋管的部分段,所述第五拉臂支撑所述第四喷淋管的部分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淋管、第四喷淋管安装于所述第一拉臂上,所述第二喷淋管、第三喷淋管安装于所述第二拉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淋管上安装有若干第一雾化喷头,所述第二喷淋管上安装有若干第二雾化喷头,所述第一雾化喷头与所述第二雾化喷头呈预设角度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三江港口储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三江港口储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4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