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铝厂中白泥洗液再利用系统及氧化铝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5375.7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4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汪江波;张红生;余俊涛;潘伟;杨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广铝氧化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泥洗液 再利用系统 输送管道 氧化铝厂 输送管 闪蒸罐 氧化铝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 加热装置 连通 有效节省能源 工业设备 外壁设置 保温层 进液口 稀释液 溶出 洗液 加热 车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氧化铝厂中白泥洗液再利用系统,包括白泥洗液输送管道和溶出车间的闪蒸罐,所述白泥洗液输送管道与所述闪蒸罐的稀释液进液口连通,所述白泥洗液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对白泥洗液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白泥洗液输送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闪蒸罐之间,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该氧化铝厂中白泥洗液再利用系统能够有效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氧化铝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氧化铝厂中白泥洗液再利用系统,该系统同样具备上述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氧化铝厂中白泥洗液再利用系统及氧化铝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分解车间AH洗涤用水量为每小时35-40吨左右,洗涤后白泥洗液全部混入种分母液送往蒸发,在蒸发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才能将这35-40吨洗涤液排出,白泥洗液送往蒸发后,增加了新蒸汽的消耗,在蒸水量不便的情况下,还会降低循环母液浓度,造成生产循环效率降低。
故在目前蒸发蒸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将低浓度的白泥洗液送往蒸发使得生产成本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化铝厂中白泥洗液再利用系统,旨在改善现有的氧化铝厂中分解车间处理白泥洗液的处理成本高,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氧化铝生产系统,该生产系统能够有效节约能源,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氧化铝厂中白泥洗液再利用系统,包括白泥洗液输送管道和溶出车间的闪蒸罐,白泥洗液输送管道与闪蒸罐的稀释液进液口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白泥洗液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计量泵。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白泥洗液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对白泥洗液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白泥洗液输送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位于加热装置和闪蒸罐之间,第二输送管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白泥洗液输送管道还包括第三输送管,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通过第三输送管连通,第三输送管位于加热装置内,第三输送管采用高导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输送管的外壁缠绕有发热线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管与第三输送管可拆卸连接,第二输送管与第三输送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管靠近闪蒸罐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测量进入闪蒸罐的白泥洗液的温度的温度探测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和调节按钮,加热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温度探测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与显示屏通信连接,调节按钮与控制器电连接,发热线圈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探测器被配置成能够探测白泥洗液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显示屏被配置成能够接收并显示控制器发出的温度信号;调节按钮被配置成能够向控制器发出指令,并通过控制器调节发热线圈的发热温度。
一种氧化铝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氧化铝厂中白泥洗液再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氧化铝厂中白泥洗液再利用系统,使用时,由于将分解车间排出的白泥洗液输送至溶出车间的闪蒸罐作为稀释液使用,能将白泥洗液中AH颗粒全部溶解,解决了AH颗粒进入赤泥的问题,并且相对与现有工艺在处理白泥洗液时,能够有效减少蒸发车间蒸水量,从而降低蒸汽消耗,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还有利于闪蒸系统物料畅通,有效减少堵管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广铝氧化铝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广铝氧化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5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