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串接的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6583.9 | 申请日: | 201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2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瑞琪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9/26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崔金 |
地址: | 24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 换热管 换热器 分水器 集水器 冷却水出口 冷却水进口 串接的 散热管 本实用新型 出水管接口 进水管接口 串接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串接的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换热管和换热舱,所述换热舱与换热管连接,所述换热舱内部设有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分水器设于换热舱与换热管的连接处,所述集水器设于换热舱的出口处,所述换热管内部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与分水器连接,所述分水器上设有若干条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均与集水器连接,所述集水器的另一端设有出水管接口,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设有进水管接口,所述换热管的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一,换热管的顶部设有冷却水出口一,所述换热舱的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二,换热舱的顶部设有冷却水出口二,该种换热器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串接,能够根据需要来增加和减少换热器的数量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串接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一般厂里的换热器都是同种型号的,不管换热的对象是什么,换热器的大小都一样,而实际在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大型的换热器,采用小型换热器就可以实现,但是又不便于更换,由此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申请号为CN201020244853.7公开了一种平行流换热器的测温装置,平行流换热器包括一对相互平行且彼此分开的集流管,若干根两端分别与两个集流管的内腔连通且相互平行的扁管,相邻扁管之间设有翅片,通过翅片与外侧扁管固定连接的两个边板,测温装置为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测量块,测量块与扁管具有相同材质,测量块上设有置放温度探头的孔,也可以是槽等固定探头的装置。测量块与扁管紧密接触,换热器的温度实时传递给测量块,通过测量块上的孔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温度探头来测量换热器的温度,测温结果准确可靠,换热器的温度反馈后可以将机组调整到最佳的工作状态,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和降低其使用成本,该种换热器能够达到很好的换热目的,但是还是无法根据换热对象做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串接的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可串接的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换热舱,所述换热舱与换热管连接,所述换热舱内部设有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分水器设于换热舱与换热管的连接处,所述集水器设于换热舱的出口处,所述换热管内部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与分水器连接,所述分水器上设有若干条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均与集水器连接,所述集水器的另一端设有出水管接口,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设有进水管接口,所述换热管的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一,换热管的顶部设有冷却水出口一,所述换热舱的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二,换热舱的顶部设有冷却水出口二。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接口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进水管接口的内侧设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接口与另一个换热器的进水管接口可相互螺纹连接。
优选的,进水管接口内部设有防漏橡胶圈。
优选的,散热管呈“S”字形环绕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换热器两两之间可进行收尾串接,当需要大型换热器时,只需要多串接几个换热器就可以达到与大型换热器相同的效果,而且换热舱中采用多数量“之”字形的散热管设计,增加了散热液体与冷却水的的接触面积,使散热更快,更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换热舱的剖面视图。
其中:1—换热管,2—换热舱,3—进水管接口,4—出水管接口,5—冷却水出口一,6—冷却水进口一,7—冷却水进口二,8—冷却水出口二,9—管道,10—集水器,11—分水器,12—散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瑞琪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瑞琪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6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热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木材干燥室的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