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降噪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0041.9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0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尧;范海奔;黄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捷机械部件(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歧管 进气管 增压器 降噪管 缓冲 降噪 进气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进气管顶端 进气管法兰 软管连接 压力波动 有效减少 出气口 喘振 底端 法兰 减小 尾端 预旋 连通 噪声 相通 削弱 封闭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降噪歧管,该新型降噪歧管包括进气管和连接歧管,该进气管顶端的进气口经进气管法兰与软管连接,该进气管的底端设置封闭的缓冲降噪管底,所述连接歧管的尾端与进气管的中部相通,该连接歧管前端的出气口经歧管法兰与增压器进气端相连通;连接歧管置于进气管的中部,使得引入的气体经进气管进入增压器时,首先到达缓冲降噪管底,经缓冲降噪管底进行转向后进入增压器,减弱了进气管中的气流预旋,可以有效减小进气的压力波动,削弱增压器的喘振趋势,提高增压器内气流的稳定性,有效减少Hiss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降噪歧管。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驱动涡轮机中的涡轮旋转做功,涡轮轴带动同轴相连压气机中的叶轮高速旋转,以离心的方式压缩空气,提供给发动机高压、高密度空气。从而我们可以给发动机喷更多的燃油,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扭矩和减少排放等目的。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特别是碳排放限制的提出,增压技术成为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增压器中出现的噪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增压器的实用新型已经九十多年的历史,但关于增压器噪声问题的研究还未成熟。目前增压器中常见的噪音问题包括:喘振噪音、同步振动噪音、多阶同步噪音、Hiss噪音。其中的Hiss噪音十分难以处理,此噪音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压气机线过于临近喘振区域,使增压器压气机叶轮工作时增压空气发生动荡紊乱。
根据齐俊帅等人发表在2010年APC学术年会论文集中的论文《涡轮增压器Hiss噪声控制试验研究》中记载,Hiss噪声的激励来自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内气流的湍流,与压气机喘振线越边际喘振区相关;当发动机全负荷条件下运行线过分靠近喘振线,而进入边际喘振区域时,容易产生Hiss噪声。此噪声主要从压气机壳体、进气管道、中冷器等间接辐射,从引气口直接辐射。基于Hiss噪音的产生机理,降低此噪声的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源头控制噪声,使压气机运行线远离喘振线或边际喘振区,有效减少湍流激励,但这种方法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很难找到既满足高速功率有满足低速扭矩如此完美的压气机型号,降低扭矩又是发动机设计开发所不愿意看见的;二是从传递路径控制:包括减小管道的辐射、加强整车的密封等;加强整车密封的成本较高,且涉及到整车的制造,工艺复杂,难于实现。较为理想的方式是对进气管道进行改进;现有的进气管道呈L型设置,为悬式长臂式,一端经法兰与增压器压端连接,另一端直接套接在软管内,针对该进气管道实用ANSYS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模态计算结果显示,该结构的进气管道前几阶的模态频率范围为600-3800Hz,而增压器Hiss噪声频段在1500-2500Hz噪声最为明显,因此处在进气管道前几阶固有频率范围内,对Hiss噪声影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降噪歧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降噪歧管,包括:进气管和连接歧管,该进气管顶端的进气口经进气管法兰与软管连接,该进气管的底端设置封闭的缓冲降噪管底,所述连接歧管的尾端与进气管的中部相通,该连接歧管前端的出气口经歧管法兰与增压器进气端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的缓冲降噪管底呈半球形设置,半球形缓冲降噪管底的设置,可削弱进气管内气体的的气流预旋。
进一步,所述连接歧管垂直于所述进气管设置,使得进气管内的气体进入增压器前先由缓冲降噪管底进行转向后再转向90°方可进入,同时易于装配。
进一步,所述连接歧管出气口、进气管进气口的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连接歧管的直径与所述进气管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的长度不超过其直径的2.5倍,减少了进气管的管长。
进一步,所述连接歧管、进气管一体铸造成型设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捷机械部件(常州)有限公司,未经汉捷机械部件(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0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进气消声器
- 下一篇:一种下置式高压清洗机发动机油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