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2614.1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9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涛;顾军;刘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14;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风入口 电动阀门 焚烧炉 玻璃观察孔 补风装置 高效垃圾 热解气化 本实用新型 高压风机 补风 炉盖 炉体 充分燃烧 二次燃烧 管道连通 节省设备 炉内空气 位于炉体 一端连接 上端 炉内 竖直 体内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该焚烧炉包括:炉体和布置于炉体上侧的补风装置;补风装置包括玻璃观察孔、电动阀门以及补风高压风机,补风装置的补风入口设置在位于炉体的上端的炉盖上,补风入口通过管道与电动阀门的一端连接,电动阀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补风高压风机连接,在补风入口与电动阀门之间的管道上、补风入口的上方设置玻璃观察孔,玻璃观察孔与补风入口在同一竖直方向上且由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通过将补风入口设置在炉盖上,一方面可使炉内空气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炉内的充分燃烧;另一方面,物料可直接在炉体内进行二次燃烧,可大大节省设备的占地面积,节约设计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废热解焚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主要处置各类垃圾的方法有焚烧、堆肥和卫生填埋。就三种方式相比较,焚烧法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最好途径。具有一次性的投资省、占地少、运行成本适中,且又能保护水资源和土地不受到污染的显著优势。
中国专利CN205825044U公开了一种无害化垃圾焚烧炉,它的构成是:进料口设在炉体顶部,补风进口、废气排口设在炉体下部的侧壁,炉体顶端部设有环形水槽,炉顶盖的周边端插在环形水槽中,炉排设在炉体内腔下部,炉膛设在炉排上方,炉门设在炉体中部的侧壁,循环烟管一端与炉体上部的内腔连接,另一端插在烟气净化器中,变频风机通过管道一端与炉膛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烟气净化器连接,风机通过管道与补风进口连接,废气排口通过管道与废气净化器连接。该焚烧炉可达到对外无废气排放且效率较高,但是占地面积较大。
中国专利CN203586222U公开了一种立轴复式垃圾热解气化熔融焚烧炉,包括立式同轴结构的炉体,炉体内设有主燃室以及主燃室外部的二燃室,主燃室与二燃室为水平复式同轴结构,其之间设有环状熔融燃烧炉膛,所述的燃烧炉膛内设置高温熔融墙和旋转炉排,所述炉体顶部的炉盖上设有无轴螺旋输送下料装置,下部设有除渣机构,所述炉体外部设有旋转炉排的驱动装置。该装置燃烧稳定、运行可靠,但仍然存在炉内燃烧不充分以及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现有的一些垃圾焚烧炉,大多存在炉内燃烧不充分、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克服现有的一些垃圾焚烧炉,大多存在炉内燃烧不充分、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高效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该焚烧炉包括:炉体和布置于所述炉体上侧的补风装置;所述补风装置包括玻璃观察孔、电动阀门以及补风高压风机,所述补风装置的补风入口设置在位于所述炉体的上端的炉盖上,所述补风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电动阀门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阀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补风高压风机连接,在所述补风入口与所述电动阀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补风入口的上方设置玻璃观察孔,所述玻璃观察孔与所述补风入口在同一竖直方向上且由管道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一种高效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还包括:沿竖向贯穿所述炉盖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且所述梯形的上底边靠近所述炉盖的中心,所述梯形的下底边靠近所述炉盖的外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一种高效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还包括:炉排以及变频炉排电机;所述炉排固定在炉体内部的下部,所述炉排与所述变频炉排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变频炉排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炉体的外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一种高效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还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管道从所述炉体的底部伸入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炉排的下方,且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口朝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2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