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投射式互容电容屏防静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3937.2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2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蓝尚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欧雷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静电电路 低通滤波电路 走线通道 电容屏 投射式 本实用新型 二极管 抑制电路 电容 电阻 雪崩 电路 崩溃 铺设 电路设计 负载电阻 瞬态电压 接地 防静电 接地线 正极端 并联 断口 | ||
本实用新型节一种投射式互容电容屏防静电电路,该防静电电路包括:AG_GND线路和走线通道线路、RC低通滤波电路、用于瞬态电压的抑制电路。所述AG_GND线路比走线通道线路大0.25~0.3mm,每条AG_Trace线路下面铺设ITO线路,AG_Trace线路比铺设的ITO线路的单边小于0.05mm,在ITO线路中设置有ITO_GND线路,其为“断口”式双向ITO_GND回路;在防静电电路中的每一个走线通道线路增加RC低通滤波电路,所述RC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电阻R连接电容C,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线;抑制电路为TVS电路,其电路中电连接有并联的TVS雪崩崩溃二极管、负载电阻,所述TVS雪崩崩溃二极管的正极端接地。本实用新型解决投射式电容屏的电路设计和防静电ESD电路的干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投射式互容电容屏防静电电路。
背景技术
静电放电(ESD)极易干扰和破坏电子仪器设备,是电磁兼容测试中重要干扰源之一,其中高电位、瞬时大电流过程的静电放电会产生强烈电磁辐射而形成电磁脉冲(EMP),放电电流频率特性对静电危害程度的影响和放电电流细节日益受到关注。传统的投射式电容屏的ESD防护,是通过人戴静电手环,身穿防静电服,作业台的设备与地相联通的方法来防止产品被静电击穿。实际的效果并不能明显降低,产品被静电击坏的概率达依然在2.3%左右。静电对产品的功能不良已近成为第二大功能不良现象,增加了投料成本,造成物料资源的浪费。解决投射式电容屏的ESD问题,成为技术提升的核心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投射式互容电容屏防静电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投射式互容电容屏防静电电路,该防静电电路包括:
AG_GND线路和走线通道线路,所述AG_GND线路比走线通道线路大0.25~0.3mm,每条 AG_Trace线路下面铺设ITO线路,AG_Trace线路比铺设的ITO线路的单边小于0.05mm,在ITO线路中设置有ITO_GND线路,其为“断口”式双向ITO_GND回路;
RC低通滤波电路,在防静电电路中的每一个走线通道线路增加RC低通滤波电路,所述 RC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电阻R连接电容C,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线;
用于瞬态电压的抑制电路,该抑制电路为TVS电路,其电路中电连接有并联的TVS雪崩崩溃二极管、负载电阻,所述TVS雪崩崩溃二极管的正极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ITO_GND回路的断口距离为0.2mm。
进一步的,所述防静电电路应用于触摸屏电路,触摸屏电路中的每一个感应通道Rx和驱动通道TX,都设置有一个RC低通滤波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电路贴有FPC屏蔽膜,该FPC屏蔽膜上设置有静电屏蔽膜,该FPC 屏蔽膜接地,所述FPC屏蔽膜的地线接地阻抗小于5ohm,所述FPC屏蔽膜多点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FPC屏蔽膜在正反面增加了两个开窗的地线铜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投射式电容屏的电路设计和防静电ESD电路的干扰问题;
2、解决防静电ESD电路和投射式电容屏主控制芯片的串扰、干扰以及程序兼容问题;
3、解决整机组装问题。
4、反映速度快(为pS级),体积小,箝位电压低,可靠性高。10/1000μs波脉冲功率从400W~30000W,脉冲峰值电流从几安~几百安。常用的TVS管的击穿电压有从5V到550V 的系列值。且可靠性高,在TVS管规范之工作范围内,性能可靠,不易劣化,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欧雷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欧雷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3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