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光顶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5781.1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0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袁俭;张磊;姜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光顶 操作平台 墙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 支承架 滑槽 底座 安装施工 玻璃面板 平台板 滑设 搁置 横跨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光顶操作平台,采光顶的下部形成有设于屋面的墙体结构,采光顶操作平台包括:底座,横跨于所述墙体结构的上方且搁置于所述墙体结构上,所述底座上形成有滑槽;支承架,滑设于所述滑槽中;以及平台板,铺设于所述支承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采光顶没有采光顶玻璃面板安装施工的操作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光顶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大型商场出于采光的需要,在屋面上设置有长廊型的采光顶,采光顶屋面的高度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且采光顶多为平滑曲面造型,由于采光顶处均为挑空且距离一层地面高度很高,因而没有操作面来开展采光顶玻璃面板的安装等施工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采光顶操作平台,以解决现有采光顶没有采光顶玻璃面板安装施工的操作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采光顶操作平台,采光顶的下部形成有设于屋面的墙体结构,采光顶操作平台包括:
底座,横跨于所述墙体结构的上方且搁置于所述墙体结构上,所述底座上形成有滑槽;
支承架,滑设于所述滑槽中;以及
平台板,铺设于所述支承架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
多根承载梁,多根所述承载梁架设于所述墙体结构上;以及
导轨,安装于多根所述承载梁上,所述滑槽形成于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结构呈口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沿所述墙体结构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梁沿所述墙体结构的宽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架包括:
架体,架设于所述平台板的底部;以及
滚轮,安装于所述架体的底部并滑设于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为脚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光顶操作平台通过在采光顶的墙体结构上设置横跨于墙体结构的上方的底座,在底座上设置可移动的支承架并于支承架的顶部安装平台板形成供施工人员操作的工作面。本实用新型采光顶操作平台,一方面解决了采光顶下无工作面可供施工人员操作的问题,进一步的,可沿滑槽移动的支承架,使得支承架能够移动平缓顺畅,延伸了支承架上的工作面的工作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光顶操作平台的采光顶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光顶操作平台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光顶操作平台的采光顶的支承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光顶操作平台的采光顶的构造示意图(未显示采光顶的玻璃面板)、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光顶操作平台的示意图(未完整显示采光顶的骨架)、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光顶操作平台的采光顶的支承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5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