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1399.1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7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石达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轩彩视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王玮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清林西路与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电致变色 液层 汽车后视镜 第一层 本实用新型 黑色油墨层 后视镜 后视镜镜片 抗氧化性能 层介质膜 稳定性强 影像清晰 反射率 介质膜 密封胶 封装 背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后视镜镜片,所述汽车后视镜包括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和电致变色液层,电致变色液层用密封胶封装在第一层玻璃和第二层玻璃之间,所述第一层玻璃和所述第二层玻璃面对电致变色液层的一面均设有一层ITO导电层,所述第二层玻璃背离电致变色液层的一面设有一层介质膜和一层黑色油墨层,所述介质膜位于第二层玻璃与黑色油墨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一种后视镜的反射率高、影像清晰、稳定性强、且抗氧化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的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中,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后视镜里的影像影响着驾驶员对行驶情况的判断。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后视镜影像的清晰度受反射光强弱的影响,当镜子的反射光太弱时,后视镜的影像将模糊不清,驾驶员无法判断后视镜所反射的行车情况;当镜子的反射光太强时,强光进入驾驶员的眼睛,使驾驶员产生短暂的晕眩。无论哪种情况,都存在交通安全的隐患。
现如今汽车领域里边的汽车防眩目后视镜技术已相当的成熟,防眩目后视镜常用的材料电致变色,电致变色后视镜是在两层玻璃之间加入一层电致变色介质。当外界强光照射到光敏传感器时,驱动电路做出反应,通过透明电极把电压施加于电致变色介质,整个镜子的颜色会变暗,过滤掉强光。电致变色的变化很好的调节了光的强度。但是电致变色后视镜材料中作为光成像的黑色油墨丝印在后视镜镜片上的性能不稳定,易氧化。当黑色油墨层氧化后,成像就变得模糊,特别是经过电致变色过滤强光后的光,在氧化后的黑色油墨层成像不清晰,造成驾驶员无法判断行驶情况,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后视镜,汽车后视镜包括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和电致变色液层,所述电致变色液层用密封胶封装在第一层玻璃和第二层玻璃之间,所述第一层玻璃和所述第二层玻璃面对电致变色液层的一面均设有一层ITO导电层,所述第二层玻璃背离电致变色液层的一面设有一层介质膜和一层黑色油墨层,所述介质膜位于第二层玻璃与黑色油墨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玻璃和第二层玻璃相对边的ITO导电层上设有一条切割线将ITO导电层分为ITO导电层导电区和ITO导电层电极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玻璃ITO导电层电极区与负极电极片相连,所述第二层玻璃ITO导电层电极区与正极电极片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电极片与汽车后视镜镜片中心线的距离为35-45mm,所述正极电极片与汽车后视镜镜片中心线的距离为25-35mm。
进一步地,所述介质膜的材料为非金属化合物,厚度为50-250nm。
进一步地,所述黑色油墨层的厚度为10-80μm。
进一步地,所述后视镜镜片长度为225-240mm,宽度为50-6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的反射率高、影像清晰、稳定性强、且抗氧化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层玻璃ITO导电层切割线示意图。
图3为第二层玻璃ITO导电层切割线示意图。
图4为图1结构示意图C-C的剖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轩彩视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轩彩视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1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手自一体旋转汽车倒车镜
- 下一篇:一种上车踏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