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核相判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2276.X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平夏;刘厚康;许明;汪敏;吴越;李配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5/00 | 分类号: | G01R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2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电路 中央控制模块 电容分压电路 显示模块 输出端 输入端连接 电源模块 判别装置 三相电压 过零点 电力系统技术 数字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 二次接线 模拟电路 输出连接 拓展性 操控 母线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核相判别装置,及基于过零点比较的核相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电容分压电路、数字电路、中央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电容分压电路的输入与母线侧三相电压输出、线路侧三相电压输出连接,电容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数字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数字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通过采用数字电路代替模拟电路,减少二次接线,且采用基于过零点判别的核相方法,核相结果更加可靠,方便操控的同时其功能可拓展性也得到了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中置式高压开关柜手车使用的核相判别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高压开关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标准化操作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网公司运行管理规定:运行中的开关室母线侧挡板和运行的高压开关柜后柜门不得开启,导致开关柜无法用常用手段进行核相。
为解决上述难题,采用的核相手段是在开关柜多功能手车上安装一个感应装置将一次电压转换为二次模拟量进行核相。其存在的缺陷在于:(1)其在电气原理上采用的是模拟电路,线路多而复杂,可靠性差且不利于批量生产。(2)其采用带电感应绝缘子,电容量不稳定,相差约20%,影响测量果。(3)转换开关在切换过程中失去接地,回路中能产生高电压,影响设备及操作人员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电路,可靠便捷的实现核相功能的核相判别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于数字电路的核相判别装置,包括电容分压电路、数字电路、中央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电容分压电路的输入与母线侧三相电压输出、线路侧三相电压输出连接,电容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数字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数字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连接;
电源模块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
其中,电容分压电路包括母线侧三相电压分压电路和线路侧三相电压分压电路共六路电压分压电路;
每路电压分压电路包括高压传感器和分压电容C2,高压传感器中埋设的电容C1的一端与母线侧三相电压输出、线路侧三相电压输出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与高压传感器的二次输出端连接,高压传感器的二次输出端与所述数字电路的电压信号采集端连接并且通过分压电容C2接地。
其中,高压传感器的每一相接地端均采用多股软铜线形成的导线接地。
其中,电源模块包括3.3V电压等级模块、5V电压等级模块和5V隔离型电源模块;
其中,3.3V电压等级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5V电压等级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5V隔离型电源模块与所述数字电路连接。
其中,母线侧三相电压分压电路中每路电压分压电路中还包括与分压电容C2并联的闭锁继电器。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中央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的逻辑闭锁地刀,逻辑闭锁地刀的输出端与带电闭锁地刀控制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带电闭锁地刀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59、R60、R65,三极管Q2、继电器K1、续流二极管D14;
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60相连、发射极与电阻R59相连、集电极与继电器K1的线圈相连;
续流二极管D14并联在继电器K1的线圈两端,K1的常开触点与电阻R65相连。
其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的数据存储模块、蜂鸣器电路和指示灯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2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