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压敏电阻器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2280.6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8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控电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0 | 分类号: | H01C7/10;H01C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喻莎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本实用新型 引出电极 插接件 压敏电阻器 连接结构 压敏电阻 安全性能 表面包裹 绝缘材料 连接方式 铆接部件 嵌合固定 电阻器 夹紧片 占位 模具 生产成本 电路 安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压敏电阻器连接结构,包括压敏电阻、支架,所述压敏电阻连接两根引出电极,所述引出电极表面包裹绝缘材料,所述支架为方形,支架包括设有四个夹紧片的支架a部分、两侧各设有梯形铆接部件的支架b部分和用于嵌合固定插接件的支架c部分,所述插接件为圆形,插接件连接引出电极。使用本实用新型连接方式,便于电阻器的固定,安全性能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电路中占位面积小,并可采用模具大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敏电阻,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压敏电阻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压敏电阻是一种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的电阻器件,主要用于在电路承受过压时进行电压钳位,吸收多余的电流以保护敏感器件,压敏电阻作为电子元件的保护装置,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电子设备中,在正常电压条件下,它相当于一只电容器;当电路出现过压时,它的内阻急剧下降并迅速导通,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电路中其它元件不因过压而损坏。电阻器在电路中本身没有安装固定结构,容易移动,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压敏电阻器连接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压敏电阻器连接结构,包括压敏电阻、支架,所述压敏电阻连接两根引出电极,所述引出电极表面包裹绝缘材料,所述支架为方形,支架包括设有四个夹紧片的支架a部分、两侧各设有梯形铆接部件的支架b部分和用于嵌合固定插接件的支架c部分,所述插接件为圆形,插接件一端连接引出电极,另一端设有电极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b部分的梯形铆接部件,一个为带有圆孔的梯形结构,另一个为上边带有缺口的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c部分用于嵌合固定插接件的侧面长于相对的侧面,支架c部分一端设有两个夹紧片。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a部分与支架b部分之间,支架b部分与支架c部分之间设有一段间距。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电阻器本身没有安装固定结构,使用本实用新型连接方式,便于电阻器的固定,安全性能高;(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电路中占位面积小,并可采用模具大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压敏电阻;2、支架;3、插接件;4、支架a部分;5、支架b部分;6、支架c部分;7、夹紧片;8、引出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安全压敏电阻器连接结构,包括压敏电阻1、支架2,所述压敏电阻1连接两根引出电极8,所述引出电极8表面包裹绝缘材料,所述支架2为方形,支架2包括设有四个夹紧7的支架a部分4、两侧各设有梯形铆接部件的支架b部分5和用于嵌合固定插接件3的支架c部分6,所述插接件3为圆形,插接件3一端连接引出电极8,另一端设有电极接口。
所述支架b部分5的梯形铆接部件,一个为带有圆孔的梯形结构,另一个为上边带有缺口的梯形结构。
所述支架c部分6用于嵌合固定插接件3的侧面长于相对的侧面,支架c部分6一端设有两个夹紧片7。
所述支架a部分4与支架b部分5之间,支架b部分5与支架c部分6之间设有一段间距。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的变形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控电装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工控电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22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